![]() |
![]() |
![]() |
|
||||||||||||||||||||||||
文章所属类别:精彩人生-研讨篇 所属大类: 精彩人生 精彩人生-研讨篇 | ||||||||||||||||||||||||
精神和素质的力量
---- 山西取经感受点滴
王文伟
|
||||||||||||||||||||||||
登记日期:2003/1/16 16:35:44
|
||||||||||||||||||||||||
(1996年11月) 这次随姜局长和青岛电视三个台的同事赴山西电视台、太原电视台、大同电视台考察,感受颇多,获益匪浅。这里,仅将本人几点主要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一、两点共识 与山西三个电视台同行交流中,有两点认识是一致的,即: 1、电视近年来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当前要深化改革,主要目标是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精品,为此,从宏观上,要淘汰收视率低、社会效益差的节目,缩短“战线”,压缩频道和节目,集中精力办好主频道,突出和强化辅频道的特色和个性,精办名牌节目,突出和强化新闻性节目,增加播出密度,也就是:“要实行两个转变,从扩大外延逐步转变到注重内涵上来,从数量的增加逐步转变到质量的提高。” 2、集中精力办好名牌节目,新闻性节目质量的提高是重中之重,要突出和强化新闻性节目。但同时要精办专题节目和文艺节目,要少而精,大力提高质量。大同台的王台长说:“新闻是电视台的拳头节目,专题节目是显示电视台实力的节目,文艺节目,特别是电视剧是提高电视台知名度的节目。”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二、可借鉴的创优经验 山西台和太原台在节目创优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广播也可借鉴)。尤其在太原台参观他们的获奖优秀节目陈列室时,看到一排排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剧奖等的奖杯、奖牌、奖状以及获奖作品和获奖作者的工作照片时,令人兴奋,叫人羡幕,确实鼓舞人心。他们创优的具体经验,我大体归纳为六条,供大家参考。 1、每年各部门要制定创优获奖节目的目标,那几个项目在全国要拿个一等奖,那几个项目要在全省拿一等奖,等等,并作为计划和部门领导岗位责任制确定下来,兑现的有奖,没完成的要罚。 2、每年全台评一次节目的优和劣,由各部门自已推荐栏目,由评委抽调此栏目中的一组节目,然后由全体副主任以上干部参考节目收视率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同时进行分析和研讨,获最低分的节目就淘汰。 3、新闻部门每周举行一次选题分析会,发现好的选题、大选题就打破记者编辑的行业分工,调动人力、物力(尤其是人力上十分讲究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去抓,一定要抓出优质节目。 4、遇到战役性报道,就组织集团采访,即把记者编辑分成几个采访组(可自由组合),都投入到这个战役性报道中去,要求各采访组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选题,自己选择报道角度,由主任平衡协调,报道结束后,进行研讨和评比,评出优劣,张榜公布。他们称这个做法为“大练兵演习”,主要是为了提高队伍的素质。 5、凡确定为要创精品的节目,就配给最好的设备。 6、经常参加外台和中央台组织的业务研讨活动,以吸取经验。 山西三个电视台都认为,提高节目质量关键是提高队伍的素质,他们共同的一个做法是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上面六条都是围绕提高队伍素质展开的),同时他们还特别重视提高主持人的采编播的水平,让主持人在采编播的实践中学习新闻专业和提高业务能力。他们认为有众多高素质的主持人是电视节目全面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山西省涌现出许多素质较高的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不少人被中央台或兄弟台看好后调走,但是仍后继有人。看来他们在人才培养和管理上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机制。 三、最深的感受 山西省台和太原台虽然资金匮乏,设备落后(太原台至今还在使用我们己淘汰七八年的设备),人员不多(山西台新闻部正式人员仅45人),奖金也很少,条件远不如我们,但是他们从领导到记者编辑都对电视事业的发展和节目质量的提高是如此的执着,都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可贵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考察中,时时处处感染着我。他们的实践再一次说明,金钱不是万能的,奖金的多少并不能左右精品的多少,办好事业和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是人的精神和素质的力量。 这是我在这次考察中最深的感受。 |
![]() |
|||||||||||||||||||||||
|
||||||||||||||||||||||||
|
||||||||||||||||||||||||
|
||||||||||||||||||||||||
|
||||||||||||||||||||||||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