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9.19 修正flash导航按钮、迁入新空间。 2018 1.08 网站迁入商业空间。 2008 5.28 网站迁入青岛广电传媒网服务器,感谢传媒网提供网站空间。2005 6.15《老王论坛》正式申请 lwlt.net 做为永久域名,同时采用强大的商业网站空间,希望能为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升级核心代码。(2005.4.15) 增加在线调查功能,《老王论坛》,将会推出一些题目的在线调查,欢迎您投票参与。 增加越来越流行的 RSS 聚合服务。RSS ? 什么是 RSS ?全称“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数据描述规范,通过 RSS 阅读器查看页面,简洁、快速,没有页面美工,只有文字。 修正和优化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 《老王论坛》再添与网友的沟通方式,如果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可以在这篇文章的下面,选择你喜欢的程度,来告诉作者。 本站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归各自著作权人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及国际法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有转载、引用、出版、发表等一切有损著作权人利益的行为,否则将有承担严厉的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的可能。
  文章所属类别:探索空间 所属大类: 探索空间  
 
假日经济与假日电视

---- 透视电视文化去向

牟婕
     
 
登记日期:2001/2/26 15:25:50
 
   
 
(青岛)


    这个字眼似乎是在一夜间出现在国人面前的。从1999年10月国庆长假开始,一直到2000年的年末,在20 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上出现的这个前所未有的现象,打破了以往所有传统的成型的经济模式,创造出了以往的任何经济学教科书上找不到的一个新的经济词汇,或者说一个新的集中消费现象----"假日经济"。围绕这个现象和它所引发的日益激烈的火暴场面,以及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和带来的无限机遇与挑战,各行各业都在研究、尝试、探索。而作为当今主要传播手段的大众传媒之一-----电视,也早已不是过去单一的宣传和传播工具,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个社会行业,自始至终地观察、了解、报道"假日经济"的出现,同时也适应、接受着"假日经济"对电视行业发展的影响,思考电视行业如何面对"假日经济"现象做好"假日电视",研究如何发挥电视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牢固电视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位置。所有的努力和研究无非是在探讨一个问题----中国电视如何面对时代发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上确立自己的独特的的文化地位,因为这将关系到下个世纪中国电视将以何姿态面向世界。
    也许这个定位过于巨大了。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如果一个人对社会所给予的角色非常明确时,他所担任的角色就会完成的很好。因此我们必须对社会给予电视并要求电视担当的角色给予客观立体的静态审视后,才能真正做出一番事业并最终在残酷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995年国务院决定每周5天工作制,从此我国有了"双休日",1999年国务院又决定增加我国公民假日时间,全年的假日时间达到了114天,占一年365天的31.2%,摆在电视面前的这道"大菜"原料齐备,但是怎么去做,值得研究。
    仅仅凭我们自己以往的经验或者喜好来应付它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假日期间的观众与日常不同,这一点已经是事实,由此决定了假日电视的上帝就是假日期间的观众,他们的喜好和需要将决定假日电视的走向。
    从几次假日经济现象来看,休闲是假日期间人们的普遍需要,伴随着林林总总的休闲方式,热火的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以及带动起来的餐饮、旅馆、通讯、图书、影视、演出、美术等文化消费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并由此开拓出的新的就业门路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电视节目提供了挖掘不尽的源泉,而最吸引观众的也同样就是这些。
    就以某单列市电视台2001年元旦期间的收视情况与日常收视情况相比较:
类别收视率 新闻(18:30) 娱乐 (19:58) 服务(19:58) 广告(19:55) 影视(20:30)
日常收视率(周平均) 7.53 5.49 3.17 1.81 10.12
假日收视率(周平均) 8.21 6.21 5.67 1.89 7.55

    从以上表格中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假日期间,相同时段的各类节目的收视率的确比日常要高。而且,我们还从这期间的收视率曲线图与占有率图表中看出这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1、 假日期间的新闻收视高峰期在18:30――19:30,服务性信息越丰富,收视率就越高。同时,与日常新闻节目收视最高值时间20:00(最高为11.32)不同,假日期间收视的最高值提前至18:45(最高值为8.76)。
2、 日常的收视率曲线图显示,在22:00黄金时段过后,收视情况基本很低,而假日期间不同,收视情况的变化缓于这一段日常收视情况,也就是说,假日期间22:00之后仍拥有一定的收视群。
3、 假日期间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不仅是收视率有所提高,而且收视高峰期也由日常的20:45推后到21:30。
4、 假日期间影视节目的收视率反而不如日常,收视高峰期都是19:30――20:30。
5、 假日期间,地方电视台在18:00――23:45之间的频道总占有率上是30.1,而日常为29.8。

    从以上现象分析,假日期间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与节目时段设置、节目服务信息含量、节目制作质量等等有着密切联系,并不是简单地迎合观众的口味就完事了,而是必须事先科学严密地论证收视率变化、收视群变化,认真做好整体的播出计划,调配好各项资源,还要做好提前的宣传推销工作。假日电视,的确要被看做一项系统的工作,有点类似于时下企业发展必须进行的CI设计。目的就是要观众认识、了解、接纳、喜爱,他们是电视的消费者,是电视的上帝。
    作为相对固定的传播媒体---电视,不能象广播那样随身听,也不能象报纸那样随身看,就必须充分发挥电视的直观迅速反映社会变化的优势,全方位地在服务和指导功能上大做文章,把消费指南和消费人群放在首位来考虑。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要在假日期间旅游、休闲、消费。从上图也可以看出,个别节目收视率并不比日常的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各类别的节目收视率都相对较高。人们的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别、不同生活习惯等等都可能决定着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和需要的不同,电视对自己在假日经济中角色定位的清醒态度,即以观众为本的态度,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倡导的是电视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文化――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就象今天的商家都在千方百计地研究市场的需求一样,电视也应该千方百计地研究电视观众的需求。因为电视观众已不再被动地充当传媒的接受者,而是希望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利和余地。他们的主体意识都在不断增强,有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开始讲求主观意识和主观情感的介入。电视要迎合他们的要求,仅仅靠技术手段或者只是停留在"龙头老大"的位置上,已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多地是要依靠心智和文化能力,要依靠某种价值理想和超越技术的人文追求,成为生命之流的一部分,成为生活自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于之共呼吸。



    假日期间,观众的本体存在千差万别,而且观众的口味也与日常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假日"经济"出现的内容较之日常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电视在节目内容设置、节目编排、节目时段安排都要有变化、有突破。例如,"假日新闻","假日娱乐节目"、"假日服务性节目"、"假日广告节目",这些名词可以说就是由"假日经济"引申出来的。假日新闻是指新闻媒体的新闻节目,包括各类新闻性专题、专栏节目,在假日期间,除报道全国或者当地的重要时政新闻外,围绕"假日经济",加强经济新闻报道,把引导消费、服务消费作为主要内容,更好地为"假日经济"宣传服务,同时根据假日经济的特点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假日娱乐节目"以其特有的娱乐休闲的定位,更适合与假日期间观众的收视需求和收视心理,即使是在"假日"以外的时间里,电视娱乐节目也是一棵美丽动人的"常青树",已经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何况以休闲娱乐为主打的"假日"时段,更是一块具有极大潜力的"沃土",这从全国近些年来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铺天盖地的娱乐节目的上马就可见一般。"假日服务节目"和"假日广告节目"则是积极适应假日消费市场和人们消费心态,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服务和咨询,这是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共同关注的领域,也?quot;假日电视"最贴近商品经济的版块。
    假日电视与假日经济密不可分,电视已经不仅仅作为一个媒体,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传递信息的作用,还作为一个社会行业参与到了商品经济中来。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媒介与市场经济大潮相互作用,面临的冲击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
    假日电视节目,较日常的播出,应该突出的是旅游、消费、娱乐、休闲,在服务性、娱乐性、参与性、益智性上下工夫。而从已经过去的假日电视播出看,新闻节目似乎在服务功能和传播信息的层次挖掘上反映平淡,仍然是常规的报道居多;娱乐节目趋于媚俗化、庸俗化的现象日益明显,俊男靓女、卿卿我我充斥荧屏;广告本应是最肥美的一块肉,却局限在固定的经营方式里,浪费了黄金时段和节目设置,观众又不感兴趣。
    但是,"假日电视"所做出的尝试,无非是在探索媒介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载体参与市场运作的道路,尽管出现了媚俗、不现实、雷同等等现象,但并不影响到电视发挥其功能,而是表明电视有进一步发掘的潜力。毕竟,电视仍然是传播媒体,在与"假日经济"中各种社会关系、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发生互动作用时,发挥的始终是传播和引导作用,这是电视发挥社会作用的方式,电视始终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社会舆论形成的渠道之一。


    专家提出,假日电视的"卖点"和编排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受众消费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媒体经营市场,卖点就是突出服务性,为观众服务。当以具休闲特性的栏目为主,以新闻、广告为穿插进行编排,编排方式和编排风格应该有明显的变化,在节目生产和投入上要力求少投入,高产出,并逐步面向市场,通过市场进行调剂或择优购买节目。并建立一种全新的节目生产方式和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化运作的公司运作方式。
    这里,体现的是电视正力求扮演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从以前的仅仅适应和迎合大众文化的状态转变到引导、批判和创造的状态上来。
    文化的概念,广义上认为,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意识活动的成果、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和社会事物。狭义的文化概念就是与意识生产直接有关的意识生活、意识成果。电视的独特功能比较适合于狭义的文化概念。中国目前所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导向和文化批判防止和纠正庸俗化倾向。电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理应担当起这个重任。假日经济的到来正为电视文化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契机。电视有责任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环境,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利于民族发展的新时代的文化环境,同时,这也将提高电视自身文化品位,创造电视文化品牌,为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和腾飞推波助澜。

[老王论坛]
     
     

你认为这篇文章:   很好 非常好 你的昵称:


目前还没有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

 
站内搜索:
更多同类别文章:
  《传统媒体在网络突发事件中如何避免被边缘化》 2012/5/11 13:14:57  
  《多做一些比较研究》王文伟 2011/3/19 17:19:22  
  《青岛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初探》兰 竹 2010/10/16 16:04:58  
  《抵制舆论监督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挑战》程士华、王骏勇、方列 2010/8/10 9:36:24  
  《关于新闻评论的几点看法》老 王 2009/9/9 14:41:14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