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9.19 修正flash导航按钮、迁入新空间。 2018 1.08 网站迁入商业空间。 2008 5.28 网站迁入青岛广电传媒网服务器,感谢传媒网提供网站空间。2005 6.15《老王论坛》正式申请 lwlt.net 做为永久域名,同时采用强大的商业网站空间,希望能为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升级核心代码。(2005.4.15) 增加在线调查功能,《老王论坛》,将会推出一些题目的在线调查,欢迎您投票参与。 增加越来越流行的 RSS 聚合服务。RSS ? 什么是 RSS ?全称“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数据描述规范,通过 RSS 阅读器查看页面,简洁、快速,没有页面美工,只有文字。 修正和优化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 《老王论坛》再添与网友的沟通方式,如果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可以在这篇文章的下面,选择你喜欢的程度,来告诉作者。 本站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归各自著作权人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及国际法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有转载、引用、出版、发表等一切有损著作权人利益的行为,否则将有承担严厉的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的可能。
  文章所属类别:探索空间 所属大类: 探索空间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与电视台发展


杨华 刘海 刘宏宇 (青岛电视台)
     
 
登记日期:2005/10/14 12:44:14
 
   
 

一、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概念的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视台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作为电视台数字平台的基础设施“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如何更好地保存、管理和利用电视台已积累的节目,如何建立一个节目共享的资源平台是关系到电视台今后提高效率、开展多种业务、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问题。

媒体资产不仅仅是由新闻素材、节目等音像资料组成,同时还包括与这些音像资料相关的图片信息和管理控制信息,如编目信息、解说词、字幕和新闻稿件、背景资料介绍等内容。但是,在节目的存储上,现阶段绝大多数新闻、广电单位还采用以模拟磁带为载体的堆砌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媒体资产的再利用,已成为影响新闻、广电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人们对信息的巨大需求,传统的媒体资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资料永久保存、资源共享、内容快速检索等需要。如何存储、管理和利用好这些信息资源,成为新闻、广电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电视台制播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各种来源的节目素材不断增长,节目制作网生产的成品节目愈来愈多,如何有效共享素材资源和扩展利用成品节目就变得尤为重要。在电视台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就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珍贵的有形资产,实现视音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实现与制作网、播出网的整体连接;实现制、播、存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实现素材和节目的有效共享,从而实现包含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内的新的一体化节目制作流程。通过对现有素材节目资产的重复再利用(允许记者、编辑、导演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直接访问共享的素材和节目资源),将会大大提高节目的生产效率,并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数字电视广播(DVB)、视频点播(VOD)、网络在线浏览、节目交换与交流已经逐渐成为电视台新的业务模式。它们实际上都是以媒体资产存储和内容管理为基础,对节目资料的再利用方式。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这些应用之间还可以实现横向的资源共享,做到一次建设,多方受益。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基本思路:系统地建立数字化转换和存储机制,对历史影像资料进行数字化再处理,实现对历史节目的长期保存,为节目再编辑和数字化播出创造了条件;对电视台创作的各种音像资料和历史积累的音像资料进行全面细致、规范的节目描述,使记者、编辑的快速查询成为可能;实现各业务信息处理工作的自动化,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节目信息集中保存和统一管理,有利于标准的统一和统计检索。此系统可以为电视台建设起先进的、具有扩展性的全业务数字平台,提高电视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进程。

 

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系统主要实现节目内容的创建、节目存储管理、节目内容发布三大功能。

 如图所示:先进行节目内容的创建,它包括节目的采集(数字化 ),标引(进行节目描述,生成元数据),将最终信息存入存储体。前端客户通过网页形式进行浏览、下载,根据应用要求增加非线性编辑的功能

点击浏览全图

1. 多格式数字化采集

所谓数字化的采集将模拟音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文件,并将模拟磁带和数字文件相关的主要信息记录下来。目前系统的数字化采集是针对各种型号的模拟磁带的,例如可以是Betacam SPSXBVUDVCPROMII一英寸等,也可以是VHSDVDLD等等,可以是PAL制也可以是NTSC等。

在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编码转换过程中,在保证电视台视频信号播出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视频压缩比例,减少视频数字文件大小,选择合适的节目保存码率,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如果用了15Mb/s码流保存一个节目,1小时将产生7GB文件,如此大的文件即使在一个100M局域网中传输就需要15分钟,因此要快速检索视频内容需要更低的视频流文件。经过对比和实验,选择一个节目用三种数字文件进行保存,第一种是15Mb/s码流数字文件( MPEG2) 作为素材保存;第二种是1.2Mb/s码流数字文件( MPEG1),相当于VCD视频质量用于一般浏览;还一种0.5Mb/s码流数字文件( MPEG4),用于宽带网浏览。

2. 稳定、高效的数字文件上传

数字视频文件特别是高质量视频文件一般都较大,如:MPEG2 15Mb/s 1小时将产生7GB文件,将如此庞大的文件高效地传输到相应的存储体上将变得十分重要。在系统设计时应采用分级存储技术,将高质量视频文件存储于数据流磁带库上,低质量视频存储于磁盘阵列,数据视频文件可以根据预先设置,传输到不同的存储体上。

3. 细致全面的标引及审校

节目经过整理和归纳描述是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对节目的描述过程称为标引,这包括采集节目的关键帧、代表帧,对节目进行分段描述等。

前期描述工作的精确程度与后面查询浏览是否能够快速精确息息相关,而这部分的工作应当说是非常繁重的。前期工作是否精确是由两方面来决定的,一方面对节目的描述点的定义是否合理,如:内容简介描述是否合适,节目的责任者是否准确。另一方面,系统如何保证分类和关键词既能灵活选择,又符合一定的规范,并能保证关键帧及分段点准确。


4. 基于内容的查询浏览、订购

查询浏览是以Web浏览器方式运行的,在具备精确合理的标引这样的必要条件下,系统可以通过参量检索(对节目属性字段的直接查询)和全文检索来实现一个快速准确的查询。另外,根据节目的分类,我们还可以通过浏览来寻找节目资料。

查询或浏览的节目资料,首先显示的是代表帧、标题等简明信息,点击代表帧图片,浏览低精度视频的内容;点击节目标题可查看节目详细信息,如内容简介,各种图片;若还需要高质量的视频文件可以通过订购单形式获得。

5.数据安全保护

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户的权限管理,客户浏览信息前要进行认证,授权用户才可以进入系统,以保证系统安全,同时不同等级的客户可以看到不同节目内容。另一方面是系统故障情况下数据的恢复。另外,系统平时可以磁带形式备份数据。

 

三、       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的优势

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相对于模拟方式下媒体资产管理的优势:

存储方式

功能

传统的媒体资产管理

数字化的媒体资产管理

管理人员

保存介质

VHSBetacamMIIDV

数据流磁带LTO-2

单盘存储容量

60~120分钟

45小时(按200G容量、10Mbps码率计算)

保存时间限制

10年以内

30年以上

保存要求

恒温、恒湿、所占空间大

不需特殊环境、所占空间小

100小时节目存储费用

10000元左右(100/Betacam计算)

2250元左右(按LTO-2磁带1000/盘)

节目质量的影响

每次使用后都会有质量上的衰减

无限次使用,完全无损

后期维护工作

繁琐

简单

资源共享

不能

可以

与其他数据的联系

只有少量的文学描述

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元数据信息联系起来

检索速度

消耗材料费用

较低

人员权限管理

节目素材管理

查找方式

单一

丰富

设备价格

一次性投入低、综合投入高

一次性投入高、综合投入低

存储格式

不统一

统一

  

 

 

 

 

 

 

 

 

 

 

 

 

系统在硬件技术方面,如果采用适当的编码器设备,就可以实现了模数转换过程中同时生成多种数字格式文件,并提供实时监看监听手段,为不同用途的数字文件使用,一次性做好准备,避免了节目文件多次转码的人工和时间浪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存储系统可使用Sony Patesite 150数据流带库,其驱动器读写速度较高,平均达到24Mbps,峰值48Mbps,其单盘磁带容量大,为200G。这些特点有利于大数据块文件(如视频文件数据)的存储。

存储结构可以支持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存储域的构架依据高质量视频读取并发的多少、存储规模大小要求等因素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存储媒体也将不断涌现新的产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对不同存储介质扩充的可能。
   

目前,一般的一个城市电视台现存重要资料带大约在约1.3万盘-1.5万盘左右,1.2万小时,进行抢救性修复迫在眉睫。对比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场景将成为历史画面。另外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素材必将越来越多,节目中通过对老素材的再利用达到丰富画面等创作要求,从而提高节目的整体制作水平。因此,对于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上比不上好,早上比晚上好。

目前在广电系统内,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系统,一类是音像资料馆式系统,另一类是电视台内部资料管理式系统。前者主要面向大众群体,他们主要关心节目信息的内容整体特性,如一部电影的完整故事情节,一场球赛的过程和结果。后者的服务对象为电视台的记者、编辑,因工作需要,他们一般较为关心节目资料的局部特性,如一条节目中某个人物肖像、某个建筑物的构造,更注重从镜头上摘取信息。在节目分类上前者经常以节目特性进行分类,如:新闻、电影、比赛等,以利于一般受众群体查询,后者经常以栏目进行节目分类,如:0532大满贯、青岛新闻等,因为记者、编辑更多是围绕某个具体栏目进行工作的。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在建立不同模式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时,应根据具体使用者进行开发设计,以免系统应用走入误区。

一般而言,建立一个中等规模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定性为电视台内部资料管理,容量不小于2万小时; 实现媒体资产系统与制作网、播出网的整体连接,实现素材和节目的有效共享,是当前一个城市台不错的选择。 当然最终目的是实现包含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内的新的一体化节目制作流程,从而实现电视台的整体数字化、网络化。

[老王论坛]

     
     

你认为这篇文章:   很好 非常好 你的昵称:


  来自: 123.147.251.*   tt 认为这篇文章:很好。 (2011/12/6 18:00:53)
  来自: 123.147.251.*   jf 认为这篇文章:很好。 (2011/12/6 18:00:35)
  来自: 218.84.153.*   hhh 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 (2008/8/24 17:12:03)
  来自: 219.147.5.*   gg 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 (2005/10/14 16:50:35)

 
站内搜索:
更多同类别文章:
  《传统媒体在网络突发事件中如何避免被边缘化》 2012/5/11 13:14:57  
  《多做一些比较研究》王文伟 2011/3/19 17:19:22  
  《青岛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初探》兰 竹 2010/10/16 16:04:58  
  《抵制舆论监督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挑战》程士华、王骏勇、方列 2010/8/10 9:36:24  
  《关于新闻评论的几点看法》老 王 2009/9/9 14:41:14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