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文章所属类别:你说我说 所属大类: 你说我说 | ||||||||||||||||||||||||
也谈“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
端木如云
|
||||||||||||||||||||||||
登记日期:2001/1/26 14:34:28
|
||||||||||||||||||||||||
笔者在文章的题目中为什么把"传统'和"现代"两类媒体都打上形号呢?
这是因为有人写文章说,互联网是"现代媒体",而报纸、广播、电视则是"传统"媒体。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冠之以形号。至于我的看法是什么,在后面的文章里再说。这里先说说互联网出现后,广播、电视、报纸怎么样了呢? 互联网在我国还没有立足、我们刚刚知道国际上有这个网络的时候,新闻界就有人惊呼,如果互联网全面发展的话,报纸、广播、报纸就没有自身的优势可言了。 现在互联网正在我国蓬勃发展,甚至有赶超先进国家之势。然而,我们的广播、电视、报纸却依然日子红火得很。 然而又有人著文说,我们广播、电视、报纸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传播手段,"汇天下之精华"。于是,这三家媒体纷纷从互联网上下载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组合到自己的版面和节目中去。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是一件很合算的事情。在这"汇天下"的热潮中,某些地方广播显得更是马力,它们有的节目内容几乎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从互联网下载的信息和资料。这样的情景不禁让人想到五十年前,我们广播有个说法,广播"有一张报纸,一把剪子,一枝红笔"就可以办起来。而现在无非是"只要有一张网络,一条电话线,一台电脑"似乎也可以办起来了。历史和现实之间何其相似乃尔?又想想当年,"九广"会议提出一定要改变那个"报纸、剪子、红笔"三个一的局面,提出广播要自己走路,要走自己的路的目标,广播人是何等的兴奋!就这样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奋斗,广播终于不但学会自己走路,而且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路,创造了诸多的广播自己的新的报道形式和新的节目形式,而且各台均有自己突出的特色和强烈的个性。
笔者以为,"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前者是后者前提,光有后者没有前提,广播就无所谓自己走路和走自己的路了。
如果现在这种把互联网当做主要广播信息源渠道得以不断澎涨的话,节目内容又是以此为主形成一种倾向的话,广播人可能会产生一种隋性,对互联网形成依赖,那么经过二十年造就的、广播业已形成的突出特色和强烈个性将会日渐淡化。但愿这仅仅杞人忧天。笔者在这里无非只是提个醒而已。如果某些地方广播人对此早就心明肚亮,那么笔者的这些话就是实实在在的废话,到真可以谢天谢地了。
再是如果仅仅把互联网当成"汇天下"有益于其他媒体的话,观念也太不开放了。互联网对各媒体还有很多可利用之处,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超越时空的网络采访,更可以把自己的媒体登录到互联网上,从扩大自己传播的广度。这些许多媒体已经这样做了,而且效果都是不错的。大家正在不断地开拓这个新领域,创造地让它更好地人类服务,而不是依赖它。
说到这里,笔者可以回到文章开始说到的"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这个话题上来了。 如果说写文章的人从媒体诞生年代的先后来分类,那么把报纸和广播、电视统统归到"传统媒体"似乎也不那么洽当。因为按年代来算,报纸年纪最大,如果按中国的以流通最盛的活字排版的邸报(明代崇祯)来算的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吧。至于广播,则比报纸要晚几百年诞生,距今大约有七八十年,电视距今也就是五六十年,互联网的诞生算起来也有三十多个年头了。四个传播媒体中除了报纸,其他三个媒体都是在同一个世纪诞生的,只有年大年小之分,好象这是难以用"传统"和"现代"相对。
不过,如果报纸、广播、电视至今仍在按照传统的传播手段运转的话,那么把它们归到"传统",把互联网归到"现代",还算说得过去。问题是现在的报纸也好、广播也好,电视也好,都已经利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已经进入电脑数字化,实施电子网络运转和网络管理,并且与互联网相互交融,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这个势头正越来越盛,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又会有一个新的传播媒体诞生,相信这不会是天方夜谭。
所以我说,不要把媒体分为"传统"和"现代",还是说我们现代社会有四种不同传播方式的媒体,第一是报纸,第二是广播,第三是电视,第四是互联网。至于将来有了不同于前四种的新的传播方式的媒体,则可以称之为第五是XX。它们都还将各伺其职,不会相互替代的。当然,很重要是各类媒体必须坚持自己的突出特色和强烈个性,生命力自然就永葆旺盛! [老王论坛] |
![]() |
|||||||||||||||||||||||
|
||||||||||||||||||||||||
|
||||||||||||||||||||||||
|
||||||||||||||||||||||||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