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9.19 修正flash导航按钮、迁入新空间。 2018 1.08 网站迁入商业空间。 2008 5.28 网站迁入青岛广电传媒网服务器,感谢传媒网提供网站空间。2005 6.15《老王论坛》正式申请 lwlt.net 做为永久域名,同时采用强大的商业网站空间,希望能为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升级核心代码。(2005.4.15) 增加在线调查功能,《老王论坛》,将会推出一些题目的在线调查,欢迎您投票参与。 增加越来越流行的 RSS 聚合服务。RSS ? 什么是 RSS ?全称“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数据描述规范,通过 RSS 阅读器查看页面,简洁、快速,没有页面美工,只有文字。 修正和优化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 《老王论坛》再添与网友的沟通方式,如果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可以在这篇文章的下面,选择你喜欢的程度,来告诉作者。 本站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归各自著作权人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及国际法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有转载、引用、出版、发表等一切有损著作权人利益的行为,否则将有承担严厉的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的可能。
  文章所属类别:你说我说 所属大类: 你说我说  
 
强化三贴近宣传 做活三农大文章

------关于县级台广播电视宣传定位的思考

杜友学 江苏丰县广播电视局主任编辑
     
 
登记日期:2003/10/7 9:47:48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也提出了广播电视宣传“三贴近”的要求。这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作为一个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才能搞好“三贴近”宣传呢?本文想就此作一些探讨性的思考。

我认为县级广播电视台地处最基层,与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最直接,她的 “三贴近”宣传应主要体现在“三农”上,因为县级台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中央、省、市台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优势,选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创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即:立足于基层,围绕“三农”、 做活“三贴近”宣传大文章。只有这样,才能以精品工程带动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把节目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可听性、可视性,让群众喜闻乐见,使受众把看电视、听广播当作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

县级广播电视台要走新闻立台、精品强台之路,就要以“三贴近”宣传为切入点,从“三农”服务上搞突破,于“三深入”上下工夫。在这方面,我们丰县台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新闻节目抽查连年被评为徐州市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单位。《对农广播》、《读书时间》双双荣获徐州市首届十大名优栏目,《警方时空》荣获徐州市第二届十大名优栏目。电视社教专题片《张玲兴和她的三个母亲》荣获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并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推荐参加法国嘎呐电视艺术节。

下面,我结合丰县广播电视台的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为什么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宣传要定位在“强化三贴近宣传、做活三农大文章”上。

一、 县级台地位所决定了她的新闻宣传要定位在“强化三贴近宣传、做活三农大文章”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县级广播电视台宣传“三贴近”主要体现在“三农”上,所以说,县级台“强化三贴近宣传、做活三农大文章”,是由其地位所决定的。这也是县级台的立台之本,兴台之路。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群众工作开展,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把群众的心声反映到领导耳中,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空中桥梁,起到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践行“三深入”采访,即: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把话筒对准农民,镜头对准农民,多反映农民的心声,多展示新时代农民的形象。紧紧围绕三贴近做活三农大文章,就是我们县级台宣传工作的最佳切入点,突破口。这也是县级台地位所决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谁利用?我们不宣传农民谁宣传?

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农民兄弟最为关心的事。许多农民朋友来信、来电询问。为此,我台开办了WTO知识讲座,邀请农业专家引用深入浅出的道理,给农民兄弟讲解如何应对WTO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国际农业经济的竞争。在《农村天地》节目中开辟了“市场信息”,《对农广播》中介绍农业结构调整快,经济效益大的一些科技型农民致富经验,《科技节目》里邀请农艺师详细介绍芦笋的田间管理、芦荟的科学栽培、牛蒡的种植知识等。农民种田也许是老行家,但是对于什么作物与什么作物搭配更科学,什么作物不能与什么作物搭配等知识却知之甚少,为此,我台科技编辑采访了农林专家,编写了一档《植物的爱憎情仇》节目,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可听性于一体,把深奥难懂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又形象化,深受听众的好评。被评为江苏省2002年度广播社教二等奖。对于这种灵活的表现形式,省广播电视学会纪斌斌同志在《视听界》2003年第四期发表文章“刻意求新、关注突破”,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丰富县级台新闻宣传的内涵,缘在“强化三贴近宣传、做活三农大文章”上。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地位决定了她不可能每天发生在全国、全省、全市都有较高价值的新闻,因此,在宣传上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选准“三农”、“三贴近”为切入点、突破口,是比较明智的。县级台做活“三农”大文章,是宣传之基,践行“三贴近”之实。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抓好“三农”宣传,对于县级台来说是大有可为的。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天发生在农民身边的新鲜事,是县级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源泉。只要记者实行“三深入”采访,及时捕捉到他们中的闪光点,把握住他们心灵跳动的脉搏,就能写出一篇篇有血有肉感人的好文章。如:我台近年在创新创优中获奖的“王老汉卖豆腐用上Bp机”、“土老冒热学洋话”等,都是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捕捉到的农民生活中的闪光点。这样的新闻让受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跳一跳也可以摘桃子,只要是个有心人,想达到这一境界并不难。根据我台近几年抓“三农”、“三贴近”宣传,践行“三深入”采访取得的经验,我曾写过了一篇业务文章:“多关注普通人物的闪光点”发表在《视听界》2000年第三期上,后被几部社科书籍收录出版。

三、加强新闻队伍建设,践行 “三深入”采访,是 “强化三贴近宣传、做活三农大文章” 必然要求。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队伍建设一般落后于大台,这是由其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但是,客观的东西往往能被主观意志所打破。有谋略善运筹的县级台领导,总有方略建立起一支能打善战、肯吃苦耐劳、善拼搏进取、业务精、素质强的新闻队伍。关键是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去熟悉农村、认识农民、学习农民,与农民交朋友,建立深厚的鱼水之情。在广阔的农村摸爬滚打锻炼成长,把“三个代表”思想和掌握的新闻理论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际中去,把话筒对准农民,把镜头对准农民,真诚写农民,宣传农民,反映农民的心声,展示农民扬眉吐气的时代风采。只有深入“三农”,才能锻炼出一支好的新闻队伍,才能真正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才能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三贴近”宣传,才能做活“三农”这篇大文章。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专题片《张玲兴和她的三个母亲》,就是记者脚踏实地在农村张玲兴家采访了几天,与她和她的三个母亲谈心、拉家长,先建立了一种纯朴的感情,然后再用镜头来反映张玲兴和她的三个母亲之间的人间亲情、血肉之情,用话筒反映她们母女间的非亲却胜似亲生的母女关系,细腻刻划出了黄河故道一个普通农家发生的不寻常的感人致深的故事。所以在创新创优评比中才一路领先,获得全国一等奖。

在“强化三贴近宣传、做活三农大文章”方面,台里要制定月度量化考核标准,给记者每月下达新闻采写任务,向上级新闻单位发稿任务,对来自“三农”的稿件要作硬性规定,月度按规定兑现奖惩。这样可以大大调动新闻记者的积极性,使他们改变坐等新闻的懒惰思想,主动深入“三农”,去寻找新闻、抓活鱼,反映农民身边人和事,写出了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文章,从而提高了收视收听率。

四、要实施精品工程,必须“强化三贴近宣传、做活三农大文章”。

一个县级台,如何才能在众多的新闻媒体竞争中提高收视收听率,关键在于要树立品牌、名牌意识,创精品工程。县级台的精品工程就建立在“三贴近”和“三农”上,尤其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县更应如此。实行局台合一的县级局,一般都设有总编室(宣传股),其职能应是协助局长统揽宣传管理工作,是宣传管理方面的总枢纽。我发表在《视听界》1999年第五期上的《关于县级局总编室的思考》一文,确实引起了一些县级局领导和总编室人员的思考。许多县级局总编室主任对我说:你说出了困绕我们工作,大家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其实,总编室在宣传管理、节目创新创优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提高自办节目质量,促使节目上水平、上台阶、创名牌,总编室要制定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奖惩措施,年初要向有关部室下达创新创优指标,并协助搞好题材规划、督促检查、抓落实。年终对于完不成任务的部室进行处罚,对于完成参评任务并获奖多、档次高的部室进行奖励。

每月或每周对自办节目进行抽查评比,由局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评委会,采编播制作人员列席,大家可先看节目、听节目,然后对节目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最后进行打分。对于新闻条数、三农、经济新闻比例、音响报道、评论等要有明确规定。年终,再评出最佳新闻奖,最佳编辑奖,最佳播音、主持奖,最佳制作奖。通过一系列宣传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给记者一定的压力,使其产生足够的动力,调动其主观积极能动性,让其自加压力,主动关注基层,深入“三农”,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作品。我们丰县广播电视台创新创优获奖节目70%以上是反映“三农”、“三贴近”内容的。如:“土地的呼唤”、“探访当代农村经济人”、“党中央和咱农民心连心”、“乡村娘子军”、“上网乘机卖油桃”等举不胜举。

[老王论坛]

     
     

你认为这篇文章:   很好 非常好 你的昵称:


  来自: 58.61.51.*   123 认为这篇文章:。 (2007/3/11 10:52:56)
  来自: 218.3.248.*   dd 认为这篇文章:。 (2003/10/11 15:20:25)

 
站内搜索:
更多同类别文章:
  《新闻“官本”转“民本”论,可以休矣!》冰 凌 2009/12/27 11:18:27  
  《媒体与公众人物》曾泽新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2008/10/3 7:44:20  
  《白岩松,你困惑什么?》初 耕 2007/6/8 11:16:32  
  《谈电视新闻娱乐化、媚俗化的迷失与修正》江 涌 闫 全 (宁波电视台新闻中心) 2006/11/27 13:28:06  
  《《百姓说事》应该是品牌栏目》王之冰 2006/11/8 9:15:38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