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9.19 修正flash导航按钮、迁入新空间。 2018 1.08 网站迁入商业空间。 2008 5.28 网站迁入青岛广电传媒网服务器,感谢传媒网提供网站空间。2005 6.15《老王论坛》正式申请 lwlt.net 做为永久域名,同时采用强大的商业网站空间,希望能为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升级核心代码。(2005.4.15) 增加在线调查功能,《老王论坛》,将会推出一些题目的在线调查,欢迎您投票参与。 增加越来越流行的 RSS 聚合服务。RSS ? 什么是 RSS ?全称“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数据描述规范,通过 RSS 阅读器查看页面,简洁、快速,没有页面美工,只有文字。 修正和优化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 《老王论坛》再添与网友的沟通方式,如果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可以在这篇文章的下面,选择你喜欢的程度,来告诉作者。 本站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归各自著作权人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及国际法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有转载、引用、出版、发表等一切有损著作权人利益的行为,否则将有承担严厉的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的可能。
  文章所属类别:论坛自述 所属大类: 论坛自述  
 
希望和建议

――贺《视听纵横》创刊十周年

王文伟
     
 
登记日期:2005/5/21 9:18:41
 
   
 

作者按:十年前的五月二十三日是青岛广播电视学会学刊《视听纵横》试刊第一期的出版日。今年,《视听纵横》编辑部要求与她成长有关的人员写点纪念文章和贺词。为此,我作为这个学刊的创始人便写了这篇文章。另外,《视听纵横》的忠诚支持者和扶持人吕岩梅博士也写了一篇文章,并寄给了我,希望在《老王论坛》上发表。就这样,我便把这二篇文章一起放在这里了。虽然时间上比《视听纵横》发表早几天。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视听纵横》已经十岁了!从《视听纵横》诞生之日起,虽然她是个学术刊物,但我却始终视她为一个有生命的尤物,视她跟自己的生命一样,我不希望她有任何缺憾,希望她永远能够被青岛广播电视人所爱护和扶持,希望她永远是青岛广播电视人所不可缺惑的,希望她能为青岛广播电视改革开放和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她真正成为一块青岛广播电视培养理论人才的沃土!

 

在她创刊十周年之际,对她发出赞美之词的人肯定不会少,而我作为她的创始人之一,就不说贺颂之词了,只说点自己办这个学刊的经验和教训,也算是给现在办刊编辑人员的参考吧。

 

《视听纵横》不是广播电视学院、为教学服务的学刊,她是我们青岛广播电视学会的一个地方广播电视事业的理论学术刊物,她肩负着与企业内部科研所相似的任务,也就是说,她的理论学术研究必须切切实实地完全彻底地为青岛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服务,为培养我们自己的理论人才服务。因此,那些“学院派”所谓“纯理论”的东西我们理应舍弃它们,除非它们与我们地方的事业发展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则可以考虑。

 

理论源于实践。因此我们学刊的理论研究一定要紧紧地联系青岛广播电视改革开放和事业发展的实践,一定要从青岛广播电视改革开放和事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课题,由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展开学术研究,如此这般,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我们的事业和改革便可以蒸蒸日上。这是我的经验,虽然这样做作者自己的论文获奖的可能性会少一点,但它有益于我们的事业,因为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科学地从理论上剖析我们青岛广播电视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的各种阻碍发展的问题,探寻到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那么仅仅这个成果也必然可以收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理论宝库。因为越是具有地方个性的东西,就势必具有全国普遍意义的东西。这是有史为证的。

 

例证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青岛人民广播电台针对青岛沿海开放城市的需要,为了突破改变地方台只能播发本当地新闻的历史禁锢,在新闻节目中开辟了《来自沿海开放城市的消息》和《各地新闻选播》二个栏目,并积极与全国各城市台沟通联络要求相互交流消息,这个举动立即获得全国各城市台的欢迎和支持,建立了相互联系的网络。而后我们又把这个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提出了“扇形辐射和吸收”的新闻传播模式的理论观念(即把我们青岛的改革开放的信息传播到全国各电台,又把外地改革开放的信息吸收到我们的新闻节目中来),这个理论观念立即赢得当时广电部地方司的重视,在全国广播改革北京会议上介绍。特别是在这之后,我们又相应研制成功并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推广了《3C--NES广播系统新闻编辑与管理微机系统》,一举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用笔和纸进行新闻编辑的传统方式,在全国广播系统率先实现了广播新闻编辑和管理自动化。对此,当年广电部又在青岛召开了现场推广会。

 

例证二:当年广东开办经济台的原始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在广州市的天空里香港电台的节目把许多听众都吸引了过去了,他们就决定办一个跳出陈旧的广播模式,用一个新的广播模式的广播电台跟香港的广播电台竞争,把这些听众再抢回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珠江模式”便出现了,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势如破竹的广播改革热潮。一个纯从地方需要出发的创新举措,最终还是成为全国、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并收入了中国广播理论的宝库。

 

当然,如果我们的理论研究达不到这么高的境界,最起码她就应该像我在《视听纵横》一百期纪念时所说的那样:“她能把我们青岛的广播电视人在事业改革过程中的探索、矛盾、更新、追求、奋斗等理性思考的精彩篇章记录下来,既可指导现实,又可让后人在重新翻阅她的时候,能够看到我们(尤其是青岛的)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轨迹;这些都是广播电视人为发展事业付出的学费。”这样做不是比那些脱离青岛实践天马行空的理论文章更有实际意义?!

 

办地方学会的学刊不要学习院校办学刊的路子,他们是为教学服务,我们是为地方事业的实践服务,两者研究的目的和指向是不一样的。当然他们在理论研讨中有创新的论点可以为我所用,但还是不能像它们那样去办我们地方的学刊。这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我们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才能办出个有个性的地方学术刊物。否则,路子走错了,其应该发挥的指导实践的作用就减弱了,甚至没有了。

 

再就是我们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研究方式,过去我们的研究方式大多是“从内部到内部”,也可以说是从局部到局部,这种“全封闭”的研究方式已经很陈旧了,已经不能适应我们时代的发展,它使我们的理论研究水平难以上升到符合形势发展新的高度。新的研究方式应该是从宏观(社会大市场和媒体大市场)到微观(地方广播电视本身)地展开开放式的研究,也就是从社会大市场(主要是媒体大市场)这个视角来研究分析我们青岛广播电视现状,以此对自己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和定位,同时也可以把地方广播电视放到当地的社会和媒体的大市场里去研究,以此发现我们青岛广播电视事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做出行之有效的针对我们的机制、体制和频道设置、节目改版等等的改革决策来。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以往的理念中来研究,那么决不会得出与时俱进的决策。

 

学术团体理所当然应该高举理论研究的大旗,而学会的学刊就是学会开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载体。而办好学刊很重要的一点,就必须要有一支富有实力的理论研究队伍。以我的实践经验而言,这支队伍主要有四支力量组成的:

 

一是系统内的各级领导、各具有高级职称的记者编辑、科技人员和财会人员等,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是地方广播电视事业体制、机制重大改革的决策者,他们是各项政策的制定者,或者他们是频道设置和各个节目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他们对决策过程、决策依据了如指掌,对全局的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指向和操作途径深思熟虑,他们对频道的设置以及节目的设置、制作的意图也知根知底,所以他们应该视野比较宽阔,对问题的思考应该比较成熟和全面,而且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他们是进行宏观理论研究和中观理论研究的支柱力量。

 

二是在实际工作第一线中滚打摸爬的广大记者编辑主持人,尤其是他们中间那些思想活跃、信息灵敏、善于思考和创新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由于他们经常需要及时处理日常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许多新鲜的经验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因此,他们只需把这些新鲜的经验总结出来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是很好的微观和中观的理论研究。他们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主要力量。

 

三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专业力量。他们由三个方面的人员组成的:一是市学会应建立一个由一定广播电视理论水平、业务实践经验丰富、对理论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人员组成的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所,先可以以《视听纵横》编辑部为支架组建。二是各台评估广播电视节目的成员和开展受众(包括媒体市场)调查的专业人员。三是离退人员中对理论研究有浓厚兴趣、思想敏捷的老同志。这三个方面的人员由于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研究问题,他们又对全局的情况比较熟悉,对基层的情况也很清楚,所以他们可以思考得更全面。他们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应该承担全局的专题性的重大课题的理论研究。

 

还有一支力量我称之为借用力量,他们是由我们广播电视系统以外的高等院校、新闻单位、经济界、影视学术团体和文学文艺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教授等组成的。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他们对广播电视正越来越关注,并有不少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因为他们身处系统之外,不大会受到利益和关系的牵扯,容易保持客观公正,再加上他们在新闻理论和文艺理论的根底较为深厚,能够提出深刻的看法。正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何把以上四支理论研究力量统筹组织起来,在全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呢?这项的工作最好还是由市学会来做。因此为了深化理论研究,强化市学会的工作,充实市学会的理论研究人员,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如果能象济南市广播电视局那样,把市学会与局总编室分离,我们青岛的理论研究肯定要比他们搞得更加有声有色。

 

记得在纪念《视听纵横》一百期时,我曾经对《视听纵横》这个刊名作过题解:我认为,作为广播(听)电视(视)人都把为广播电视事业服务视作自己人生的一段重要历程;而《视听纵横》是个广播电视的学术刊物,就应当提倡畅所欲言,百家争呜,纵横论辩。所以,我对《视听纵横》刊名的题解归纳起来是十个字:“纵横人生路,精彩流纸上。”

 

现在《视听纵横》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我相信,今后她的生命力将更旺盛,她的历程肯定将更加精彩灿烂。我衷心地祝她永远是一块青岛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青青翠绿的沃土。

[老王论坛]

     
     

你认为这篇文章:   很好 非常好 你的昵称:


  来自: 219.147.5.*   gigi 认为这篇文章:很好。 (2005/5/29 10:05:02)

 
站内搜索:
更多同类别文章:
  《不断重复的话》月月 2022/7/23 13:32:22  
  《讣告》老王论坛 2022/6/29 10:10:00  
  《老王近况》大花猫 2022/2/2 0:00:00  
  《写给中国留学生: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墨 子 2012/7/9 16:55:44  
  《有梦想的孩子会幸福》赵 浚 孜 2012/3/18 17:04:46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