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9.19 修正flash导航按钮、迁入新空间。 2018 1.08 网站迁入商业空间。 2008 5.28 网站迁入青岛广电传媒网服务器,感谢传媒网提供网站空间。2005 6.15《老王论坛》正式申请 lwlt.net 做为永久域名,同时采用强大的商业网站空间,希望能为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升级核心代码。(2005.4.15) 增加在线调查功能,《老王论坛》,将会推出一些题目的在线调查,欢迎您投票参与。 增加越来越流行的 RSS 聚合服务。RSS ? 什么是 RSS ?全称“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数据描述规范,通过 RSS 阅读器查看页面,简洁、快速,没有页面美工,只有文字。 修正和优化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 《老王论坛》再添与网友的沟通方式,如果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可以在这篇文章的下面,选择你喜欢的程度,来告诉作者。 本站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归各自著作权人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及国际法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有转载、引用、出版、发表等一切有损著作权人利益的行为,否则将有承担严厉的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的可能。
  文章所属类别:精彩人生-探索篇-精选 所属大类: 精彩人生 精彩人生-探索篇 精彩人生-探索篇-精选  
 
关于广播改革启动效应散论


王文伟
     
 
登记日期:2003/1/16 15:54:11
 
   
 

(1994年8月)

    一九九三年是广播改革年。这一年“广播热”几乎席卷了全国大地,广播终于走出了低谷,广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创历史最好记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形势。直播、热线、板块节目越炒越热,广播改革似乎非如此不可,各兄弟台互相学习,你这样办我也如此,大同小异,没有多少新的创新。尽管这样,两个效益在各台都比过去要好得多。于是乎又办起了系列台,还是直播、热线、板块节目,真不错,办一个系列台,社会上就来一次“广播热”,两个效益仍然见好。于是,有人认为,广播只要继续这样办下去,一定会更好。事情会是这样吗?这里谈点个人看法,与同仁们商榷。

    改革说到底就是使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合理化,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九九三年广播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1、广播事业资金来源多元化,自筹资金的比例越来越大。

    2、实行经费包干,部门实行自我创收,自我开支,台局按比例抽成。

    3、对采编播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奖惩实行定额管理,或者实行相当于企业“计件工资”式和“计时工资”式的工资,即原工资存档,现工资按完成工作量发放,等等。

    4、改革节目播出手段,由过去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采用直播,开通电话热线,采用主持人板块节目的播出方式。

    5、由一个综合台向多个专业台发展,逐步形成系列台。

    这些改革举措,应该说在广播史上是划时代的,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使广播节目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而且由于它触及了生产关系,冲击了旧的体制,初步调整了单位、部门、个人的利益,提高了三者的积极性,广播出现了转机,有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两个效益都有明显的增长。

    然而,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下一年多来广播改革的轨迹,就会发现这些改革仅仅是初步的、浅层次的,明显的效益是改革初级阶段启动效应的显示。现实还存在许多尚待深化改革的问题。

    比如:

    1、资金投向重基建,轻基础。

    2、管理跟不上改革的步伐。

    3、创收任务主要由业务部门担任,冲击了业务工作,也带来一些弊端。

    4、重节目套数的增加,轻节目质量的提高。

5、人才结构未形成合理的比例。   

现在最突出的是节目质量、管理和人才结构三个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待改革初期的启动效应不能再持续的时候,广播事业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

    增加节目套数和提高节目质量的问题,实际上是速度与质量的问题,最终是效益问题。

    由一个综合台转为多个专业台,形成系列台,这是符合改革开放和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并非只是拉开战线,铺开摊子,还要十分讲究质量和效益。没有质量的发展是不会有效益的,是“空头支票”,是假发展,而只讲质量,不讲发展,也不会有好的效益。经济建设是这样,广播改革也是这样。

    一九九三年广播改革如火如荼,直播、热线、板块节目,主持人节目等等,广播的收听率明显提高,有人说广播终于走出了“低谷”。走出“低谷”并不等于什么多好了。事实也是如此,新颖的节目形式固然很受欢迎,但同时也因为是“新”,所以就不那么成熟和完善,这些不足要在实践中发现和改进,这就需要时间,需要研究,需要下功夫。如果一味忙于增加节目套数,就很难有时间有人力集中精力去提高节目质量。

广播节目的质量是指思想质量、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广播节目的效益是指精神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个质量和三个效益是不可偏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拿这三个质量和三个效益来看目前我们的节目,个别节目如舆论监督性的节目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少节目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听众参与的娱乐性节目问题最多,影响最大。

总的来说,目前的节目有两种倾向,一是一味“贴近群众和生活”,却忽略了思想和艺术质量,一是节目还没完全跳出过去路子,新思路还没形成。是否可以这样说:改革后的各类节目都比较粗,就象瓷碗的泥坯,还需上釉加彩进窑烘烧,也就是需要深加工。

现在许多地方台都在增加节目套数,开办系列台,然而同时也出现各专业台不“专业”,指向模糊,各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没有鲜明的特色,呈趋同化的倾向,这就失去办系列台的目的了。我以为,我们最好还是先研究一下目前的节目,再研究一下准备开办那些专业台,每个专业台应该有什么个性和特点,它们的内部机制各有什么区别,如何使各专业台的节目形成和发挥广播的总体宣传优势。比如,办新闻台,就要很好地研究目前的新闻节目和新闻性板块节目有那些好的地方,又有那些不足之处,新闻台与综合台以及经济台等专业台应有什么不同,其宗旨、节目设置、总体风格和品味格调是什么,等等。

总之,办系列台要有一个开拓性、科学性的改革思路和规划。我们应把开办系列台同提高节目的三个质量和三个效益一起考虑同时展开,即在发展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发展是为了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质量和效益是为了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这样的提高才是扎扎实实的提高。千万不要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提高而提高,两者分离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那样的“改革”,付的学费太大了。

    管理的改革实质上是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广播事业的管理历史上就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不统一,不规范。一九九三年的改革又冲破了旧的体制和机制,带来了新的不统一和不规范。主要表现如下:

    1、过去有的是局台合一,有的是局台分开,有的是有局无台,有的是有台无局,而现在有的是厅局、总台、专业台三位一体,有的是总台和专业台两位一体,有的是各台独立。这三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厅局和总台都是管理机构,专业台既是宣传单位又是产业单位。厅局是政府机构,那么总台是纯事业单位呢还是什么呢?弄不好总台就成了空架子。我觉得之所以设厅局这一级机构,主要是因为广播和电视以及广电事业为一体,这种设置在过去广播电视规模尚小的情况下比较合适,现在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现行管理机构越来越庞大,下属单位的婆婆越来越多。所以广播电视的管理机构应根据新的情况重新调整,消肿减肥,精兵简政是当务之急。广播、电视和事业、技术分开为好,使管理向“专业”管理进化。

    2、管理的事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现在的人事制度比过去活多了,但是尚未完全摆脱那种僵化呆板的机制。广播的人事制度应从行政事业机制转向产业机制,参照现代化企业人事制度的管理办法进行改革也许更好。当前,有三个最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人才流动难;二是消肿减肥难,三是尖子人才容易流失。这里先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即人才流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裁减富余人员是合理和正常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而人才流失的问题则是政策和管理上的问题,对人才,我们一要爱护,二要保护,三要严格要求。既要有优惠的政策,又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制约办法,还要有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3、分配问题也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大多数广播电台的工资制度和奖金分配还没有走出事业行政单位的旧轨道。广播既然是一种产业,“生产”也已开始按产业的规律运转,然而分配形式依然是事业行政的那样,这显然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现在有的电台已采取了一些改革举措,并有好的效果,但尚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会产生人才流失。

    4、广播要坚持它的政治属性,因此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广播内部的思想政治管理决不能松懈,只能加强,然而过去的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也是当务之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们的队伍的思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好的方面有:自主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都大大加强。这种意识和观念上的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注重小团体利益,削弱了全局观念;注重物质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淡化了理想和信念;强调个人兴趣,松懈了组织纪律;拜金主义有所抬头,职业道德有所败落。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巩固广播队伍已成为能否持续改革的一个关键。

邓小平在谈经济改革和科技改革时说,“最主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人才在经济和科技改革中很重要,同样在广播改革中也很重要。我们要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和效益说到底是人才问题,节目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问题。但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从稿件的采写到节目的编辑组合以及制作,从节目的主持到节目的播出,乃至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的返馈等等,都需要一批人才去工作。

要办好广播,我们必须有不同层次的人才和不同年令的人才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一个优化的结构,并且在人才的使用、交替、开发、储备和培育形成一个有机的系列。唯有如此,我们广播的人才才能如滔滔流水,长流不断。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现在我们的队伍中达到大专以上水平的人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至八十。受大学广播专业或新闻专业训练的人在省以上广播单位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至五十,在省以下的广播单位约占总人数百分之十至二十不等。

据说有人提出现在广播不要学新闻专业的。这种看法显然是偏面的。

我以为,广播不能光有学新闻专业的,应该有各种专业的人才。这是因为广播是一项综合的科学,它包含新闻学、传媒学、播音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美学、语言学、声学、信息学、管理学、经营学、电子学、艺术学、导演学、演讲学、控制系统学、政治经济学、逻辑学等学科。从总体上讲,广播工作者应是多种专业人才组成的群体,从个人上讲,每个广播工作者应是一专多能的人才。这是从知识和技能上来谈人才结构。

谈到人才的年令结构,也应该是老、中、青相结合,最好是按老中青排列成金字塔式结构,这里说的年令是指广播职业年令。

至于人才的层次,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一般地说,比较合理的比例是高级百分之十五、中级百分之四十五,初级百分之四十。如果中级百分之五十左右,初级百分之三十五左右,那就最好了,这有利于使用、交替、开发、储备和培育。可现在我们大多数电台连十五、四十五、四十都达不到。

另外,我们在选用和配备人才时还要注意这么两点:

一是应从性格特征上来考虑,即不仅要有社交型、鼓动型和创造型的人才,也要有理论型、组织型、实干型的人才。

二是要从人才的成长来考虑,人才成长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积累、储备知识和实践经验待开发期,第二阶段是进入开发期,才能得到释放和显示,第三阶段是获取成果后逐渐进入成熟期,并将为第二次、第三次……新的飞跃作准备。我们要针对不同阶段使用、开发、培育和储备人才。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我们应有一个科学的现实的使用和管理人才的机制。

我想,现在广播改革已经到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广播继续发展,储足后劲,准备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时刻了,决不可怠慢!一九九三年是广播改革年,一九九四年广播改革的主题是深化和提高,那么一九九五年以后我们希望广播会出现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

本文是针对当时有些广播人对改革取得的成果盲目乐观,不思进取而写的。当年本文在市委宣传部举办的青岛市第一届(以后再也没有继续举办)新闻系列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奖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山东视听》发表。

     
     

你认为这篇文章:   很好 非常好 你的昵称:


目前还没有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

 
站内搜索:
更多同类别文章:
  《创新的联想》王文伟 2003/1/16 16:16:56  
  《再论“节目改版”》王文伟 2003/1/16 16:15:40  
  《老调重弹 温故知新》王文伟 2003/1/16 16:13:39  
  《散论深化广播电视学术理论研究》 2003/1/16 16:12:32  
  《对广播热线节目的早期探索》王文伟 2003/1/16 16:11:21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