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9.19 修正flash导航按钮、迁入新空间。 2018 1.08 网站迁入商业空间。 2008 5.28 网站迁入青岛广电传媒网服务器,感谢传媒网提供网站空间。2005 6.15《老王论坛》正式申请 lwlt.net 做为永久域名,同时采用强大的商业网站空间,希望能为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升级核心代码。(2005.4.15) 增加在线调查功能,《老王论坛》,将会推出一些题目的在线调查,欢迎您投票参与。 增加越来越流行的 RSS 聚合服务。RSS ? 什么是 RSS ?全称“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数据描述规范,通过 RSS 阅读器查看页面,简洁、快速,没有页面美工,只有文字。 修正和优化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 《老王论坛》再添与网友的沟通方式,如果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可以在这篇文章的下面,选择你喜欢的程度,来告诉作者。 本站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归各自著作权人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及国际法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有转载、引用、出版、发表等一切有损著作权人利益的行为,否则将有承担严厉的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的可能。
  文章所属类别:探索空间 所属大类: 探索空间  
 
青岛广播初期新闻改革的记忆碎片


王文伟
     
 
登记日期:2007/5/30 9:50:45
 
   
 

以我在青岛从事广播新闻事业四十多年的生涯而言,亲身经历的真正意义上的广播新闻改革算起来约有二十六七年,也就是说,我的广播生涯中有近三分之二的经历是在新闻改革中渡过的。近来,回顾过去,对照现在,感慨颇多,便以《青岛广播初期新闻改革记忆碎片》为题把自己这段参与广播改革经历中尚能回忆起来的点点滴滴的几件事以及当时和现在自己的感慨记录下来,它们都是从个人的视角、带有一定个人色彩的记录,不是历史的全面、系统的记录,但却也可以录以备考吧。

广播新闻该怎么办?

自1963年我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工作开始后,就一直听到同事们议论这个问题:广播新闻该怎么办?

当时工作的现实是,在广播新闻节目中,记者自己采写的量不多,而且大多是简讯类的,大量新闻则是剪报纸的,尤其是重大新闻都是剪报纸的。

这里大概有二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当时广播得不到市领导的重视,许多会议和重大活动不通知我们广播记者,而我们也很少去主动争取,有时候我们知道了,到了现场却被挡在门外,不让参加。另一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那就是当时台内流行这么一种观点:怎么办广播?广播就照报纸那样办――即广播只要播报党报的新闻和评论就可以了(这个观念的由来我始终没有找到,不知道是那位“权威”提出来的,而且在青岛台内有如此大而牢固的市场)。于是一张青岛市党的机关报《青岛日报》、一瓶红墨水、一枝毛笔再加一瓶浆糊就可以办广播新闻节目了。在这个观念之下和客观上不被重视的状况下,形成了一种工作惰性,即尽量用报纸的,不会主动积极地去参与种种新闻采访活动。除非市领导想起某某典型应该让广播报道报道,才通知我们,不过我们去了,到时候主要的选题都分给报社,他们弄好了我们照着播就行了。所以当时记者中都自嘲我们广播是“小三子”。

不过,当年青岛的广播,文艺节目是很丰富的,人称“戏匣子”,音乐、文学、戏曲、广播剧、评书等等,尤其是自己制作的节目在全国同类城市电台中很有名望。所以广播听众还是很多的。

这种状况直到1964年5、6月份,在传达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精神时,听到一份中央广播事业局党委宣传业务整改草案,题目是《为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宣传的质量而奋斗》,草案中指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这句话,并强调阐述了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据查证,这个宣传整改草案是当时即将离开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同志亲自起的草。草案中引用的“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这句话是胡乔木同志说的。

早在1950年胡乔木同志与梅益谈到如何办好广播时,因为胡乔木同志反对那种“广播只要播送新华社的新闻和《人民日报》的社论就够了”――即“广播照报纸那样办”――把广播电台当作大喇叭和布告牌的观点,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对梅益同志说了“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这句话。梅益把这句话引用到草案里并强调了它的重要意义。

当时我们年轻记者听到这个声音时真是好一阵兴奋,再加上后来记者队伍也有所扩大,我们便开始自己采写一些大新闻,还搞了一些录音新闻和录音报道什么的,但评论还是绝对不可以自己写的,只能用报纸的。可是好景不长,接着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广播又回到照报纸那么办的老路上了,甚至自己都不办了,从早到晚都转播中央台,而中央台则是播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消息和“两校”的文章。至于我们却都投入到昏天黑地、令人晕头转向的“革命”中去了――这就是当年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基本状况。

文革结束后,1980年十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与会者在总结过去工作时,重新提到了“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这一句话,并指出说:“这是使一项新发展起来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方针。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坚持这个方针,广播电视这个现代化宣传工具的强大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直到这个时候, “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 才在我们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能够名正言顺地变成现实。

当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

如何突出广播特点:声音!

如何发挥广播当时与其他媒体相比的优势:快!

广播是靠声音来传播信息的

广播是靠声音来传播信息的。声音,只要听觉健全的人都可以听到我们传播的信息,这样就决定广播的受众群肯定比报纸等印刷媒体要广泛得多,这也是广播的优势,因此我们传播的信息、新闻一定要贴近群众,尤其是低层的群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弱势群体)。这是一。二是声音转瞬即逝,这是广播的弱势,这就要求我们播发信息和新闻语言要口语简练,内容要主题鲜明,单一不复杂,力求一听就懂,最好听了还能记住。三是文字稿要努力写得形象生动,多描写少陈述,力求写成立体式的全息新闻那就最好了。四是多搞现场录音报道(当时不能直播),让听众听了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当年普通语还没有普及,我们记者中说得准确的人不多,再加上当时感觉记者在广播中出声似乎是犯忌,所以主要是请播音员跟着记者去采访。后来个别记者大胆尝试自己采访录音,制作成现场录音报道,成功通过后,记者自己搞现场报道才逐渐推开了。当时记者中搞得最好的是杨文举同志,可惜他英年早逝,否则他肯定会更成功。

这里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当年青岛严重缺水,影响市民生活。当时我是专题节目《青岛之声》的主编,我主动联系市经委主任祝盛业采访,我提了三个问题,请他谈谈如何解决缺水带来的困难,准备在第二天的《青岛之声》播出。谁想刚录完音,青岛电视台的记者来了(不知道他们怎么打听到我在采访),非让我再采访一遍,他们录像,当晚电视新闻节目就播出了。就这样我又成了青岛电视台第一个出镜的新闻记者了。第二天正巧是市级机关干部开会,在人民会堂,凡认识我的朋友,见了我都说你上电视了,他们显得很高兴――我一下子成了“公众人物”了,真有意思。不过,如果没有实践“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在我身上就决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充分发挥广播声音特点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许多很好的优秀的文字作品和音响作品,尤其是音响作品不仅有录音新闻、录音报道,还有配乐广播特写(如我采制的《贝雕工艺,鲜花盛开》成了大学新闻系的教学范文,如杨文举同志采制的《青岛漫游》轰动了当时整个岛城)等等。现在想来,当时我们确实做了不少很有意义的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却没有人很好地用理论来总结,结果没有留下文字的东西,现在有点来不及了,因为当时的“高手”们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有的早就调离电台不知去向,有的年老体弱,记忆衰退,再加上当时没有能力和条件保存这些优秀的作品(领导大概也没有这方面的考虑)。现在我们很难追回这些宝贵的经验了。真是可惜啊!

由广播新闻突出快而引发的一系列变化

在我的记忆中,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我们的新闻经常用的时间词是,“不久前”、“近来”、“一直以来”等等,实际上说的事极少是几天前发生的事,大多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以来的事。这除了因为新闻观念落后的原因外,还有就是我们新闻节目设置(一天一档新闻节目,其他时间是重播)的限制和播出机制的限制――因为文革期间,为了确保安全播出,我们的播音全都是录播,而且还实现了自动化换带,值机员们只要用眼看着就行了。不像文革前还有播音员在播音室里坐班直播,有时候新闻节目也是直播的。

为了“快”,我们首先努力做到昨天发生的新闻今天播报。后来南京台和合肥台在晚上设置了一档《快讯》节目,除了实现当天事当天播外,同时还突破了以往广播新闻的一个禁区:不能采用社会新闻。我们也决定向他们学习。当时领导决定派王岩同志一个人去合肥和南京学习。回来了后,就由她独立组织编辑十八点开播的十分钟的《快讯》节目。这个节目一出台很快就轰动了全市。当时的来稿主要是通讯员打电话发来的,有时候王岩也根据编辑意图组织通讯员采写,有时候她自己上午出去采访抓消息,所以节目内容很贴近生活,贴近市民,生活气息很浓,生动活泼,有新人新事新风尚的,也有批评揭露、针砭时弊的,都是今天发生的新鲜事,再加上消息大都很短,一二百字一件,因此信息量也大,听众往往节目结束了还觉得没有听够呢。

现在看来当时《快讯》节目在广播新闻改革中是立了头功的,主要是有二个突破:一是突破了长期没有解决的新闻时效性的困境,实现了当天新闻当天播出;二是突破了长年的报道禁区,即报道社会新闻、批评性新闻等的禁区。这二个突破,也有人说是“冲破”,为我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和新闻的改革乃至机制和体制的改革都开了先河。它可以说是我们广播改革的起点。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在广播史上写下浓浓的一笔。

《快讯》节目红火了三、五年,很快到九十年代初期,我们青岛广播就实现了正点新闻,新闻可以滚动播出了,快讯才消失。

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它是1989年8月12日上午,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爆炸。这件事一发生,我们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立即派记者到火灾现场采访,并随时发回火灾的动态。当时我和新闻部主任姜幼年同志商量决定打破播出常规,只要有火灾的新消息,就随时安排插播。这次连续的滚动报道(这个报道后来在全国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市民中起到了很好的反响,许多市民爬在屋顶上,看着海对岸黄岛的浓浓上升的黑烟,手拿半导体收音机听我们的报道,因为谁都知道如果油库大爆炸,那么青岛也可能被炸毁一大半呢。他们都十分关心灾情的发展,而我们,这个时候也只有我们广播能够及时地向他们提供准确的信息,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这件事后,我们认识到安排正点新闻节目的时机到了。随之我们的播出机制、机构、人员都做了调整。

到了一九九三年,在新一轮广播改革中,当时我被领导安排到电台总编室兼办早间节目。我在设计早间时段(六点到十二点)的节目时,我想进行一些改革的新尝试。首先是在早新闻节目后的新闻专题节目中,我设置了一个十五分钟名为《大众传呼》的主持人直播节目。这个节目实际上是新闻节目,而新闻的报道者是在现场采访的记者、通讯员和普通老百姓。他们把自己刚刚看到的或者正在身边发生着的新闻事实,通过热线电话直接打进直播室,在与主持人交流中报道出来。报道过后,主持人可以根据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的评议。这个节目使新闻报道做到了“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时效效果,同时,它又把新闻和新闻评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新闻的指导性。在这期间,我们报道了青岛铁路医院抢救集体中毒事件等都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主持人和记者队伍。这个节目获得当年全省广播新闻类节目一等奖,当时的省厅副厅长刘仁象和省学会秘书长黄汉充在讲评时说,这个节目是新闻节目改革的一个很有创新精神的尝试。

讲究了新闻的时效性,实现了“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报道固然很好,可是时间一久,尤其是“快讯”被正点新闻替代后,“快”的突破被保持下来了,而“贴近百姓”,反映生活,针砭时弊等深得百姓欢迎的报道却逐渐被淡化,甚至消失了。到2005年前后,我们的编辑记者才开始提出要加强“民生新闻”,然而直至笔者写此文的时候,还没有听到这方面情况的音讯。不过全国其他城市的广播早在几年前就搞得轰轰烈烈了。

关于扇形辐射和吸收的新闻传播模式

我1963年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广播的新闻只能报道本市的消息,我也了解到,这是从建台以来就是这样的。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是封闭型的,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新闻传播方式。在青岛台----一个地方城市台----也就仅注重单向新闻传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封闭型的新闻广播模式:新闻节目只传播青岛地区的消息,地区外的消息,一概不予报道。

“扇形辐射和吸收的新闻传播模式”这个理论观念是我经过长期新闻工作实践总结后提出来的。

这里先说一段历史:八十年代初,我负责编辑的新闻类专题节目《青岛之声》,每天傍晚18点播出。针对青岛台从来不播出外地消息的习惯,我在节目中开辟了一个叫《报刊荟萃》,从各地和各类报刊上编组一些与青岛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有关的新鲜消息以及珍闻、趣闻等,很受听众欢迎,听众来信很多,收听率上升很快,也很高,18点成为广播播出的黄金时段。后来,组织上调我担任新闻节目的责任编辑。大约在1983年,有记者随市有关部门到江苏等地考察改革开放,我听了他的汇报后,并根据他的素材拟出连续播发九篇的计划,以《改革的春天》为总题目,这组连续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和新闻界产生强烈反响(这是青岛台第一次播出连续报道)。从这件事我想到我们的新闻节目应该播发外地消息,以满足渴望改革的市民对改革信息的需求。于是,我多次向审稿领导提出在新闻节目中开辟栏目编发一些外地的消息,但是领导始终没有给一个确切的回音。1983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以今天稿源不足,没有别的办法了为由,编辑了一组《报刊荟萃》式的栏目(自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与全组新闻有一定关联的外地消息)放在新闻节目的最后一起送审,复审觉得可以,终审犹豫了一阵也终于签字了。播出后当天,台内外反响很好。到1984年,当第一批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诞生后,我又建议开辟《来自沿海开放城市和特区的消息》栏目,终获得开办通行证。以后又开办了《各地新闻选播》栏目。在那几年里,这两个栏目确实成为当时地方广播新闻节目中的一条靓丽的景观。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就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探索。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挺有意思,可以说说。

那是1985年在宁波第一次召开沿海开放城市广播电视协作会议,青岛台让我去参加。因为路上耽误,晚一天才到会,当时会场上没有人发言,很沉闷。我刚坐下,主持会议的宁波台一位领导就将我一军,让我发言,我也不了解会议的进程,却不知天高地厚、毫不客气地按自己原先想好的思路发了一通言。谁知我的发言背离了他们原先确定的会议研究各台交换节目的主题。可有意思的是我发言后,本来沉闷的会场却立刻活跃起来,首先,中国记协副总编王伟(女)立即发言表示支持,接着上海台、天津台、大连台、连云港台、厦门台等代表纷纷发言表示支持,尤其是上海台的老台长郝群同志多次发言说,“青岛小王的意见很正确。”表示大力支持。至此会议主题转了向。最后会议根据大多数台的意见,做出了各台相互交流新闻的决定。从此先在沿海开放城市广播电台之间,之后又发展到全国城市广播电台之间形成一个新闻交流的网络。广播的改革开放又迈出新的一步。宁波会议后,我就根据自己的发言写了《发挥广播优势,开拓信息资源》一文,自此我越发注意从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

到1986年广电部在常州召开全国地方广播宣传经验交流会上,我又在会上即席发言,提出了“扇形辐射”这个观念,引起与会者的关注,第二年我接到广电部地方局的来信,他们认为我在常州的发言,“对当前地方广播节目改革很有现实指导意义”,要我在常州发言的基础上加点理论色彩后,参加广电部1987年7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广播节目改革经验交流会。虽然我没能参加会议,但我的论文则被收入广电部编辑的这次会议专辑《广播节目改革初探》一书中,当时文章的题目是《“扇形辐射”初探》。在此书出版之前,此文省学会学刊也已采纳发表,后又收入他们编辑的《广播电视学术论文集》一书中时,根据编辑的建议,我将题目改为现在的《扇形辐射与吸收新闻传播模式初探》。

“扇形辐射和吸收的新闻传播模式”的理论就是这样形成的。

扇形辐射与吸收传播模式有一个宏观的、全局的指导思想:立足本市,面向全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变单向新闻传播为多向新闻传播,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做好吸收和辐射两个扇面的文章,逐步使青岛台成为青岛地区新闻交流的中心。不到二年,我们已经同全国一百零六家城市台、省台和报社建立了这种新闻交流的正常关系。后来,我们又添置了传真机,每天接受新华社的消息,拓宽了吸收渠道。同时,我们积级向中央级新闻单位提供青岛的新闻信息,争取辐射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这样,青岛台的新闻节目一举突破了过去封闭型的模式,开阔了报道区域,丰富了报道内容,增加了信息量。

实践证明,这样的扇形辐射与吸收传播模式,不仅对青岛的改革开放极为有利,而且对青岛台的新闻改革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首先,它促进了人们观念的转变。过去,人们习惯于纵的看青岛,善于今昔对比论青岛。我们搞了扇形辐射与吸收以后,及时传播国内外各种经济、科技信息,开阔了青岛人的眼界,引导人们从更广阔的面上来看青岛,从上下左右、纵横前后来观察比较青岛,从宏观上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这样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改变旧的思维方式。

随着扇形辐射与吸收传播模式的实施,青岛台的新闻改革,也由过去仅注重微观上的改革,譬如新闻写作的短、快、活等,开始转向宏观上的改革,对开放型的新闻广播模式,按照广播规律改革新闻机构的体制以及广播电视记者队伍建设等等的探索。

扇形辐射与吸收传播模式使新闻改革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开阔了全台采编人员的视野,开始能够从全国的高度、国际的高度,对青岛的新闻事实作宏观的观察和分析,促进他们在政治经济理论、文学科学知识,新闻业务等方面的自我修养。广播的新闻质量也日趋提高。青岛台的广播新闻的信誉和舆论的权威性正不断增强,越来越适应青岛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

扇形辐射与吸收传播模式的实施,也推动了青岛台的服务手段朝现代化迈进。现实告诉我们,谁能用最新的先进的科技成果武装新闻事业,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占优势,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作用。当年,为了扩大信息源和传播渠道,提高时效性,尽管我们添置了接受新华社消息的传真机,但是这也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所以,我们又相应研制成功并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推广了《3C--NES广播系统新闻编辑与管理微机系统》,一举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用笔和纸进行新闻编辑的传统方式,在全国广播系统率先实现了广播新闻编辑和管理自动化。而这个微机系统与新华社网络一联网,就大大扩大了“扇形辐射和吸收的新闻传播模式”的功能,使我们地方台的新闻节目更上一层楼。

“扇形辐射和吸收的新闻传播模式”的理念至今还有很强烈的生命力,还在影响着我们青岛广播事业的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老王论坛]

     
     

你认为这篇文章:   很好 非常好 你的昵称:


  来自: 10.72.130.*   yy 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 (2008/5/28 7:34:15)
  来自: 202.136.55.*   ywn 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 (2008/1/7 15:46:37)
  来自: 202.136.55.*   cjcj 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 (2008/1/7 15:46:12)
  来自: 125.34.165.*   老爷子是**新闻史的见证人 认为这篇文章:很好。 (2007/8/23 10:56:21)
  来自: 218.56.70.*   cat 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 (2007/6/25 17:56:21)
  来自: 219.146.252.*   真实可信 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 (2007/5/30 10:17:34)

 
站内搜索:
更多同类别文章:
  《传统媒体在网络突发事件中如何避免被边缘化》 2012/5/11 13:14:57  
  《多做一些比较研究》王文伟 2011/3/19 17:19:22  
  《青岛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初探》兰 竹 2010/10/16 16:04:58  
  《抵制舆论监督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挑战》程士华、王骏勇、方列 2010/8/10 9:36:24  
  《关于新闻评论的几点看法》老 王 2009/9/9 14:41:14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