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文章所属类别:海韵夜话 所属大类: 海韵夜话 | ||||||||||||||||||||||||
合力围剿假新闻
王永亮 邓相超
|
||||||||||||||||||||||||
登记日期:2002/2/22 20:25:31
|
||||||||||||||||||||||||
2001年11月23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均在显著位置大篇幅揭穿了最近众多媒体报道的19岁齐齐哈尔的"牛津少女"吴杨的神话。此前所谓吴杨在牛津读大二,11项科目全部名列第一,破牛津800年纪录;大二就破格获博士学位,并获牛津大学六万英镑奖学金等报道均是谎言。同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吴杨的声明:认为这一批和她有关的新闻存在部分"想当然"的事实错误,对科学精神、对其本人名誉均有损害。 手头上还有一份资料,说的是2001年十大假新闻最字榜,请看其中三条: 最天方夜谈假新闻:一分钱等于一百万 2001年2月13日,一则"年广久宣布退出江湖,傻子商标一分钱转让给长子"的报道引起关注。同一时间,年广久二儿子年强在芜湖召集当地媒体辟谣。 最因文附会假新闻:徐根宝要跳黄浦江 2001年甲B春训期间,有一次训练中远队几名球员让主教练徐根宝很不满意,徐根宝说:"你们几个动作总不到位,是不是要逼我跳黄浦江啊!"第二天出来一篇文章,说徐根宝誓冲甲A,冲不上甲A就跳黄浦江。 最自吹自擂假新闻:足球报销量全国第一 2001年1月31日,广州日报所属大洋网在网页上发布了一条所谓"中国大陆报纸发行量排行榜"的消息。声称《足球报》第一,《广州日报》第三。2月2日,这条消息的来源确认,是BBS。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无数新闻工作者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屡出现,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长此以往,媒体的公信力在受众心目中就会荡然无存,现在是"痛打假新闻,塑造公信力"的时候了!为此,我们不禁要问:假新闻危害不浅,也总有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地在奋起打假,但假新闻却缘何屡打不绝呢? 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产生虚假新闻的社会原因主要表现在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在我们的队伍中,现在仍有一些人依然习惯于过去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式,以"政治需要"为借口,不讲客观事实,不计传播效果,任意地制造典型,编造新闻,搞虚假报道。这种情况虽不多见,但在群众中却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例如,一些领导干部爱听恭维话,好大喜功。他们只希望报道自己的成绩、功劳和经验,容不得批评意见。这就造成了许多新闻媒介常常只报喜不报忧,只讲成绩不讲问题的情况,使得群众产生了一种新闻报道不真实、不可信的总体印象。 党风不正造成新闻失实,产生虚假新闻的另一种表现是压制批评。一些领导干部一听批评便暴跳如雷,对提批评意见的群众和写批评报道的通讯员、记者百般刁难并施以打击和报复。结果,造成群众不敢说真话,记者难以写真话,报纸无法登真话的不正常情况。社会上存在的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对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有很大影响。 对新闻价值的错误认识。有卖点的物质产品能够畅销,有卖点的精神产品可以招徕读者和观众。报纸是特殊商品。有卖点的报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读者市场,扩大报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报纸的卖点是什么呢? 打开时下的一些小报、晚报、早报、都市报和部分文摘报,在其"社会新闻"和"特别报道"等专栏内,经常看到一些五要素不全的假新闻。炮制此类假新闻的人多是以文行骗的骗子,人们称其为"文骗"。从形式上看,这些"文骗"与坑蒙拐骗者虽有不同,但从实质上看,则都是以骗取群众钱财为目的。几个末流文人麇集一起,组成一个写稿专业组。他们选定的主题是男欢女爱,不深入实际采访,坐在屋里闭门造车,东拼西凑,通过虚构,合理想象,用创作小说的方法来编造新闻。然后将其投向全国各地的小报、晚报、早报和都市报。因天女散花,一稿多投,有的一稿能获数笔稿费,每年都有数万元的收入。所以,"文骗"们应是假新闻的罪魁祸首。 以个人体验代替客观事实。对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因事迹感动自己而钦佩推崇,便笔下生花,一好百好,尽量拔高,使之完美;对欺压人民群众的歹徒、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等罪犯,痛恨至极,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便怒从笔下生,什么"十恶不赦"、"飞扬跋扈"、"罪恶滔天"之类的词都可用上,一些媒体的报道之所以被以"侵权"、"失实"、"诬陷"之名告上法庭,乃至败诉,不少就是由于此类缺乏足够事实根据而带强烈感情色彩的用语引发的。新闻记者当然要有自己的原则立场、正义感和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但需知感情不能代替事实,新闻报道必须建立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这同法官判案"以事实为依据"是一样的。 有偿新闻是虚假新闻的孪兄弟。少数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坠入"一切向钱看"的泥潭,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搞"以稿谋私"、"稿钱交易"。正所谓"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使自己手中本该是为党为人民立言请命的神圣之笔,成为替某些大款、大腕甚至是罪犯吹捧张目的工具,失实乃至虚假新闻便由此产生。最具典型的是1994年被揭露的沈太福集资骗局,多家媒体的记者、编辑接受沈太福的巨额贿赂,不遗余力为骗局推波助澜,贻害非浅,这无疑是新闻界的耻辱。据中华新闻报2000年3月31日报道,年初,上海的波力食品有限公司总监来到中国记协举报中心,举报中国食品质量报以曝光相要挟,敲诈钱财。在公司安排两位记者食宿花掉8000多元后,记者提出"可以把批评稿改成典型报道",条件是该公司担任报纸的"理事单位",每年需交纳30万元的费用;付8万元广告费,由记者写一篇正面报道。后公司"被迫付了8万元广告费",报纸在4版以整版篇幅刊出记者撰写的题为《质量"波力"的永恒主题》的长篇通讯。 网上假新闻的力量更加可怕。在未来的社会里,人类借助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大,网络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如传播速度快、存储空间巨大和良好的互动性等会逐渐取得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和优势,上网阅读新闻会成为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虚假新闻更是难以杜绝,网上新闻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条假新闻小则引起一场诉讼官司,大则会引起经济震荡,政治不稳,其危害性令人深恶痛绝。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将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将时刻影响着世界的经济、政治生活,所以,怎样杜绝网上虚假新闻将是新世纪中维护网上秩序、打击网络犯罪、保护公民利益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网络媒体不但要时刻警惕虚假新闻的乘虚而入,同时还要在杜绝虚假新闻道路上作出一些切切实实的努力,如怎样把好网上新闻关,怎样对来稿和电子邮件进行细致的鉴别,辨别真伪等等,这一切都将是使网上成为一片新闻"净土"的有力措施。 杜绝失实和虚假新闻,当然需要综合治理,采取各种措施,但根本的乃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这样,才能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根本观念落到实处。 假新闻的"防火墙"-- 制定相关法律条文。国外的政府早已注意到假新闻危害的严重性,因此也开始采取相应的严厉惩罚措施。土耳其议会今年六月份就通过一项互联网管制法令,规定"对于发布虚假新闻、诽谤或类似内容的网站要处以85000美元以下的罚款。"而在美国,在网上发假新闻、假消息,可能面对非常严重的后果,罚款可以是上亿美元!美国记者杰科布,发出关于挂牌公司Emulex的假新闻,影响该公司的股价,将面对最高达46个月的监禁以及最高达2亿2000万美元的罚款。我国对利用提供假新闻来达到自己利益目的的新闻策划者来说,是不是也应该有严厉的惩戒呢?相应的新闻法是不是应尽快出台?其实,记者在传达信息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差。还记得有一位大学者在每次接受记者采访以后都会提醒记者,自己会把采访时所说的话写成文字的东西供他参考,让他千万别断章取义。要求不出现一些小错误是有些求全责备,但是这种不负责任的风气的确应该斩草除根。不要让新闻"公正、正义"的根本原则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成了弃儿。 假新闻的"紧箍咒"--强化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近年来,失实的新闻乃至完全虚假的新闻在媒体上时有出现,一些媒体和新闻记者甚至因为失实和虚假的新闻报道被提起诉讼而且多半败诉。严峻的现实告诉人们,必须在全体新闻工作者中进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基本新闻理论的教育和再教育。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之所以把真实性视作新闻的生命,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所决定的,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的。我们也都很熟悉***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如: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须知舆论导向正确,必须建立在新闻报道和真实性基础之上,如果新闻报道离开了真实性,那就谈不到导向正确,相反,失实、虚假的新闻报道,本身就是舆论导向错误的表现。也因此,无产阶级形成了自己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和新闻观,能够和敢于公开宣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把真实性当做自己新闻理论和新闻观的一项重要内容。 假新闻的"识别器"--提高编辑的"把关人"意识。编辑是艰辛光荣的职业,绝大多数编辑是爱岗敬业的。他们处理稿件像年轻母亲精心打扮自己的女儿一样认真。基础较好的稿件,经他们锦上添花,更加光彩照人了。近似半成品的毛坯,经他们加工打磨,展现给读者的是精美的工艺品。有的稿件虽不能用,他们却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甚至从稿件中发现有潜能的新闻人才。他们想为读者奉献精品,使读者爱不释手,争相传诵。他们想把自己耕耘的专栏或专版,办成鲜花盛开、硕果累累的园地。他们是乐为他人做嫁的无名英雄。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他们对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交流,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编辑是园丁,如果在你耕耘的园地里,读者看到的不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而是杂草遍地,荆棘丛生,读者作何感想呢?读者能没意见吗?编辑是报纸的"守门员",本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什么假新闻常由你把守的关口流入报端?读者花钱订报是为了获取真实信息,你常使假新闻挤占版面,不仅污染了读者的眼睛,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使读者少看许多有用的东西,读者的利益不受损吗?读者每看到一篇假新闻,就会骂一句"水货"编辑"庸俗低能"的。 假新闻的"审判席"--赋予普通受众以诉权。从有无特定指向来看,虚假新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特定指向的虚假新闻;一类是无特定指向的虚假新闻。前者在报道中有明确、真实的新闻当事人指向。后者在报道中没有指向某特定新闻当事人或其所指向的新闻当事人纯属虚假。对于前类虚假新闻,由于它往往侵犯了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新闻当事人一般会主动高举打假旗帜,因此,现实中这类虚假新闻也较好地得到了遏制。而对于后一类虚假新闻,由于法律规制存在着不足,加上业界和学界关注不够,其打击力度也明显较弱,这不能不给新闻打假蒙上一层不确定因素。对于虚假新闻,我国在一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作了些规定。尽管无特定指向的虚假新闻属以上规范性文件的禁止之列,但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仅是行政责任,受侵害的普通受众无法通过新闻记者或新闻媒体行政责任的负担,使其已然受损的权益能够得到弥补、恢复和赔偿。赋予普通受众以诉权,是弥补现行法律规制之不足的需要,它可使法院通过审判,让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的制造者或刊登者承担民事责任,使普通受众在监督新闻媒体的同时又能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有助于有效打击、遏制和消除这一类虚假新闻。
|
![]() |
|||||||||||||||||||||||
|
||||||||||||||||||||||||
|
||||||||||||||||||||||||
|
||||||||||||||||||||||||
|
||||||||||||||||||||||||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