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文章所属类别:海韵夜话 所属大类: 海韵夜话 | ||||||||||||||||||||||||
由中央台新闻频道“全家福”想到的
寿沅君
|
||||||||||||||||||||||||
登记日期:2003/6/12 12:27:14
|
||||||||||||||||||||||||
央视新闻频道自5月1日试播以来,媒介纷纷发表评论和介绍,有的还配发了一张名为《新闻频道全家福》的照片。对照片仔细瞧瞧,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出镜的23人中,男性只有7人,但他们均位居一排,且有6人“正襟危坐”,显示了他们在频道中的地位。多数女士则站在后排,地处边缘,只有敬一丹例外。这种排序方式的照片媒介上常常能见到。 这使我联想起自己曾经对央视名牌栏目《东方时空》三个月的收视记录统计(从2002年6月20日至2002年9月21日),如果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在其三个子栏目《时空连线》《东方之子》《百姓故事》中出镜的访谈嘉宾、拍摄对象及故事主角的性别数量,结果很耐人寻味。 《时空连线》共播出节目81个,出镜总人数166人,其中男性136人,女性30人;《东方之子》共播出节目75个,出镜总人数75人,其中男性59人,女性16人;《百姓故事》共播出节目73个,出镜总人数109人,其中男性80人,女性29人,这些数字除表明男性人数大大高于女性之外,可进一步分析,在《时空连线》中的嘉宾,都是些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发表权威性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的人物,因此男性官员和专家有106位,而女性官员和专家只有19位。《百姓故事》虽然女性出镜比例比其他两个栏目高,但29位出镜者中,有11位是以家庭角色的身份出现的。 她们不是奶奶就是妈妈,讲述的都是家长里短的故事。这些数字传达出陈旧的两性分工,男性以大社会为舞台,是社会事务的组织者和评审人;女性以小家庭为舞台,做“贤内助”,是社会事务的旁观者和跟随人。这和《全家福》的一坐一站,似有相同之处。 当然,这些也许不一定是记者编辑刻意为之,因为性别偏见常常不为人们所觉察,而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社会观念和文化心理,浸润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不知不觉地溜到了屏幕之上,版面之中。 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媒介在这方面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新闻工作者在这方面多一些敏感,就可以防止某种性别陈规的惯性。希望屏幕能够均衡地、多元化地表现女性的形象,同时,女性也能不断增强在新闻工作中的影响力。 (本文来自《中国妇女报》) |
![]() |
|||||||||||||||||||||||
|
||||||||||||||||||||||||
|
||||||||||||||||||||||||
|
||||||||||||||||||||||||
|
||||||||||||||||||||||||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