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9.19 修正flash导航按钮、迁入新空间。 2018 1.08 网站迁入商业空间。 2008 5.28 网站迁入青岛广电传媒网服务器,感谢传媒网提供网站空间。2005 6.15《老王论坛》正式申请 lwlt.net 做为永久域名,同时采用强大的商业网站空间,希望能为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升级核心代码。(2005.4.15) 增加在线调查功能,《老王论坛》,将会推出一些题目的在线调查,欢迎您投票参与。 增加越来越流行的 RSS 聚合服务。RSS ? 什么是 RSS ?全称“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数据描述规范,通过 RSS 阅读器查看页面,简洁、快速,没有页面美工,只有文字。 修正和优化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 《老王论坛》再添与网友的沟通方式,如果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可以在这篇文章的下面,选择你喜欢的程度,来告诉作者。 本站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归各自著作权人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及国际法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有转载、引用、出版、发表等一切有损著作权人利益的行为,否则将有承担严厉的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的可能。
  文章所属类别:精彩人生-研讨篇 所属大类: 精彩人生 精彩人生-研讨篇  
 
凝重.隽永.情真

--评析电视记录片《纺织人在1998》

王文伟
     
 
登记日期:2003/1/16 16:44:47
 
   
 

(1999年1月)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这里说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特写、专题、纪录片等。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指时间是新闻的生命,仅就此讲,新闻是易碎品;其二指新闻是历史的记录,就此而言,则新闻的生命力却极强,好的新闻就具有文献价值。而我们在工作中,往往视其一为重中之重,当然这是无可非义。但如视其一为唯一,则新闻之生命便无丝毫的意义了,也就是说仅仅是某种信息罢了。

    在1998年底,青岛电视二台记者采制播出的新闻记录片《纺织人在1998》却是一部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电视新闻作品,她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多少年后,如果我们视形势拿出来重播,肯定会产生很强的教育意义。对此我深信不疑。

 

    减员、下岗、失业、再就业是1998年青岛市老百姓心中的千千结。尽管这部分人并不占社会总人口的多数,但就我的亲朋好友来说,几乎家家都摊上一个人,或两个人,或半个人,所谓半者,就是企业好几个月,又不好几个月,好时发全工资或百分之七、八十的工资,不好时发百分之三、四十工资。个中苦情是没有摊上的人家所难以体会的。然而即使没有摊上的老百姓也多数在担心什么时候会不会也摊上,思虑着一旦摊上了,可怎么应付才好呢?--这就是1998年青岛市居民心中的一个千千结。实质上这是老百姓观念更新的一个艰难过程。

    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是各新闻媒体的一个千千结。因为这是经济改革进程中必然发生的事情,犹如妇女生孩子的阵痛一样,却又关系到千万百姓的生存和利益。因此报道得是否妥当,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成败。面对这样的关结,新闻媒体能否准确地鲜明地完全真实地进行报道,则是记者们政治水平和专业实力的展现。曾经有个时间一些媒体包括中央级媒体的关于这方面的某些报道因为调子过高,内容又浅薄,没能完全真实地反映百姓的心声、愿望,受众(尤其是减员下岗、失业的受众)则视之为仅仅是“宣传”的需要而巳,听了后看了后只是苦涩地一笑罢了。

    “眼见为实”这个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百姓认识评价客观的信条,尤其现在的受众再也不是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而是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了。我们采制新闻作品心中千万要记住百姓的这个信条,切不要以为让某个百姓在话筒前或镜头前说几句应景好听却不贴百姓心的话语就自以为“三贴近”了。

    令人高兴的是,新闻记录片《纺织人在1998》让受众看到并真正体会到这个千千结--百姓们观念更新中的完全真实的故事和情愫。

    青岛市政府的一位领导同志看了后说,建议电视台再播放一次,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场改革的难度和不容易,我们的干部和职工是多么坚强,多么了不起啊!

    许多纺织职工和下岗职工看了后都流下了泪水,说这部片子说的事就是我们身边的事,而且让我们更深入地知道了我们的厂长、市长是怎样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困和分担我们心中的苦,真难为了他们,也苦了他们。

    许多没有摊上下岗的受众则说,看了这部片子,很受教育,起码明白如果我们摊上了该怎样正确地对待。

    一位经济界人士看了后说,这部片子提供了一些有益于我们思考如何深化这场改革的问题。

 

    青岛人对纺织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十万纺织工人为青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上(海)、青(岛)、天(津)”的桂冠至今令人骄傲和留恋。可就是这骄傲和留恋,使青岛这颗纺织明星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在全国陨落,成了“上、西(安)、天”。然而,尽管如此,当时上海和江苏省的无锡、常州等市纺织界并没有“心满意足”,他们在八十年代中期便先后进行设备更新,引进外资和高新技术,调整了产品格局,甚至有些企业关停并转,千方百计推促纺织业得以持续发展,并为迎接新一轮的改革作准备。而我们青岛纺织这个方面的步子迈得似乎有点滞缓,以至于到1998年中央决定国有企业改革以纺织为突破口时,青岛纺织虽与全国纺织一样以压锭为起点展开这场改革,但她肩负的重负和艰难则自然更甚于那些先行一步的省市了。

    国有纺织企业改革第一年的--压锭、减员、下岗--这一方面的事情,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讲,是比较难以把握好一个“度”字。因为这个问题牵涉到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即职工的生存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很大的负面效益。所以新闻媒体一般都是报道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做好下岗再就业的工作,以及报道下岗再就业“明星”的事迹。同样面对青岛纺织的现实,我们的报道如果仅从因果的角度展开,肯定会因为成果不那么“立杆见影”的显著而平平一般,淡而无味,也不会有什么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在青岛展开的这场改革。所以一个时期里,几乎没有报道直接反映下岗职工和减员职工这个被认为是沉重而又带苦涩的事。

    然而,《纺织人在1998》(以下简称《纺织人》)却大胆地直面企业压锭减员来的种种艰难,整个报道虽凝重却不沉重,虽有苦涩却又包含着殷殷希望,虽平实却一汪情深感人至深。她完全真实地生动地记录了百姓们在这场改革中观念更新的“阵痛”的过程。

    《纺织人》的作者很聪明,她们从政策加措施等于成果的“旧框陋习”的报道模式中跳了出来,把报道的触角伸向了这场改革的直接执行者和参与者身上,并通过对这场改革的典型单位国棉四厂的干部和工人的深入挖掘,在片中以国棉四厂新上任不久的厂长王启顺为主线,以落纱工胡军为副线,以农合工葛氏兄弟为衬托,展开了以压锭为起点的这场纺织企业改革和解困中纺织人命运的变化,进行式地展示了纺织人在更新观念中多元而纯真的心态,表现他们那种坚韧的风骨、朴实的人格,而这种风骨和人格正是中国产业工人崇高的品质,更是我们社会稳定和改革顺利的基石。作者的这个选择无疑就避开了就事论事的“小家子气”式的报道,起点高了,厚度有了,深度也深了,其社会效益便不言而喻。

    象这样深刻、细腻、真实地表现在经济改革深入过程中新一代产业工人现显出来的精神风骨和朴实人格的报道,这在近年来并不多见。没有对产业工人的真挚情感,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切实的生活体验,就不可能采制出这样成功的作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人禀七情,就物期感,感物呤态,莫非自然。”我们记者在采访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中受其感染和刺激,这种感受通过电视新闻作品承载出来是必然的,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是同记者的思想意识、政治敏感和自身的品德融合在一起的。

    据了解,《纺织人》的作者在1998年从二月份就开始进行这个报道的采制,十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还要一丝不拘地完成日常的新闻报道任务,其工作量之大,其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但他们说,采访越深入,报道的欲望越强烈,环境越艰苦,工作的热情越高,他们被基层的干部和工人的精神风骨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是一种使命感成了他们强劲的工作动力。

    写到这里我想说点题外话,一位有关人士跟我说了这么件事:在当时压锭现场采访中,有家媒体的青年记者兴高彩烈地要求工人谈谈工厂美好的前景和欢乐的心情。事后,接受采访的工人说,这样的记者对我们纺织工人知道得太少了,把这件事也看得太简单了。所以以后便有压锭前车间主任叮嘱工人如何应付记者的事了。看来我们的记者,尤其是在赞歌声和“宠子院”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记者,确实需要补一补深入实际,体验人生和社会教育这两个课程呵!

 

    记录片《纺织人》题材集中,结构合理,脉胳清晰,逻辑严密,主题突出,整部片子显得流畅简练。故事从工厂压锭一开始,始终围绕以王启顺为主的三组人物面对企业资金严重欠缺、产品只能赔着卖、职工工资发不出来、职工生活困难、债主又来要债、企业减员职工有的要下岗、合同工解除合同、农合工要退工、压锭后企业要发展历史遗留的和新发生的困难却接踵而来、下岗失业后寻找新的出路等等一个接着一个急风骤雨般扑面而来的过去从未想过和遇到过的问题、矛盾和困境的心态展开的。

    这三组人物有个共同的特点是,识大体顾大局“平静”地接受这种“突变”,这种坚韧性很有典型性,代表了全体纺织人的精神风骨。特别是厂长王启顺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代表性人物,他一片公心,迎着困难上,他机智聪颖,临难不惧,他平易近人,与民同心,应该说这个人物是鲜明突出的。胡军和葛氏兄弟二组人物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他们表现了新老两代纺织工人面对“突变”既相同又不尽相同的心态,在老一代“和旧社会比,现在要好得多”,“国家有困难,我们就得凑合着过”的观念引导下,平静了稍许的新一代又渗透进了不能“等靠要”,可以“到劳动市场去找新的工作”去闯世界的新观念--胡军的二哥下岗后去做临时工,葛氏兄弟一个去了海南一个在青岛另找门路,等等。

    看到这些,我心中就想,下岗、失业未必是坏事,它使我们新一代的工人干部变得更坚强、更机智、更聪明了,很可能新世纪新时代的风流人物将在他们中间产生,而那些没有经历下岗、失业的人们尽管看似“一帆风顺”,也许在今后的年月中一旦遇到市场新的“风吹草动”,很可能就没有经历过下岗失业的人那样经得起风浪。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记录片《纺织人》自始至终没有慷慨激昂的评说,也没有悲伤沉重的话语,解说词大都是平实客观的直白,整部片子主要依靠一个又一个的镜头语言,一个又一个的用画面和同期声组成的情节和细节再现纺织人在1998年命运的变化,表现纺织人的心态、风骨和人格,同时又不露声色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据了解,这些情节和细节没有一个是记者事先摆布导演和主观要求才拍到的,都是跟踪采访中抓拍的,因此是完全真实的。

    我以为,记录片既然是新闻,就必须遵守新闻的基本原则,来不得半点造假,即使事先的摆布和诱导被采访者去做记者想要的情节或细节也是不允许的。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一些遗憾,比如《纺织人》中就出现画面当时抓拍不够理想,编辑时只好用画外同期声来弥补。尽管这样,但却真实可信,如果去导演或补拍,肯定给人感觉是假的。新闻也就没有可信性和权威性了。关键还是要提高我们记者和摄像的基本功。

    《纺织人》采访近一年,共拍摄了八十多个小时的片子,后经过精心选择编辑,只采用这近一个小时的情节和细节细腻地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变化,把发生新闻事实当时的场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举手投足、喜怒哀乐、惧爱恨欲等等历历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形象生动地把新闻事实传播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对新闻事实进行评价和得出结论,既引人入胜,又印象深刻,令人久久不忘。

    如,王启顺在职工大会上说,“四厂真到了关门那一天,最后一个走出厂门的是本人。”又如,在市长现场办公会上,王启顺那番实事求是的汇报以及与纺织总公司领导王磊的坦诚交谈,还有他多次接待上访职工时真诚亲切的交谈等细节和情节,都生动感人地刻画了把国有企业改革重任挑在肩上,把五千多职工的生存利益放在心中的我党企业基层干部光辉形象。

    作品在胡军和葛氏兄弟二组人物身上,也用许多精彩的情节和细节来展现了产业工人的新时代的形象。如,胡军去看望她老一辈纺织工人的父母时的情景;胡军与姐妹一起在酒店为被解除合同的王文革送行的场面;葛会见在车间主任告诉他无法让继续留厂工作时,他那敦厚的表情;葛会见手提衣物走过光荣榜,光荣榜上有他作为厂级标兵的照片;葛会见飞海南工作,兄弟俩在流亭机场分手的场面;胡军的老父母找王启顺谈家庭困难,要求发还集资等细节或情节都是让人难以忘却,令人回味和思考的。

    可见新闻中的细节和情节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的威力和传情的功力。在《纺织人》中情节和细节构成了新闻记录片的主要事实,它们生动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本质,体现和深化作品的主题。在这方面作者是成功的。

 

    《纺织人》向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有许多信息尽管在片中仅仅是一笔带过,但却很值得有心人认真地去思考。比如以下三个信息就很有意思:

    1、为了发展和解困,国棉四厂采取了诸多的举措,其中有开办保令球馆和大成超市两条,许多观众看了片子后就说这两条举措是败笔,“还是得死”。了解内情的知道,这两条并不四厂的原意而是上级要办的。作为直接指导和领导这场国有企业改革的市纺织总公司对四厂似乎也没有什么出色有效的举措和点子。这样的事发生在改革的关键时刻,不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吗?

    2、《纺织人》中有一位多次提到却始终没有出镜的人物,就是国棉四厂的前任厂长,他违法集资、他为别人担保被骗……这样给企业带来如此恶果的人物是什么下场,片中没有交代,但了解内情的都清楚,这个人物依然稳坐在另一个企业领导的位子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3、胡军和她嫂子一起到劳务市场了解“行情”,看到单位要人的条件大都是三十五岁以下的而感到失望。这样的事看似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却以为不然,记得九十年代初,我到深圳开会,深圳市委宣传部长在谈到他们的用人之道时说,年令是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深圳不以年令为首选条件,首要的条件有二个,一个是此人确实有真才实学有能力,并且身体好,一个是此人思想解放,既有改革精神又能实事求是。有了这两条,年令六七十我也用,没有这两条,年令尽管二三十我也不用。这么多年来,深圳的这个用人之道吸引了多少有识之士和栋梁之才啊。而我们青岛的某些企业单位仅仅是招聘一般的工人上却也要在年令上大做文章,值得吗?

    ……

    这些可以引发观众思考的信息,是《纺织人》作者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于无意识中带出来的,还是有意识带出来的,我不清楚。我想说的是,这样做却使新闻报道在不经意中“突破”了过去被认为的“禁区”。这是一。二,我觉得,我们的记者应该强化在新闻报道中尽量多提供可引发受众思考的信息的这种意识,这既可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也可扩大新闻作品的广度。

 

    《纺织人》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新闻记录片。电视二台播音员李燕的解说也是很有特色的。她根据作品的特点,以虽平实却又婉约含蓄,似客观却又内含真情为解说的基调,十分贴切。解说这样有份量的作品,对电视二台的播音员也许是第一次,但能把握得这样洽到好处,确实难能可贵。

    由此我想到,现在我们的电视经常出现一搞大作品,往往不是请广播的播音员来解说,就是请省或中央台的“大腕”来解说,这样做偶而为之未尝不可,但从培养自己的播音人才来说,则是下策。我们应当把自己的播音员放到“大作品”中去锤炼、提高,相信不会用很长时间,就一定可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

 

  注:此文系我心梗出院后仍在病中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完成的。

     
     

你认为这篇文章:   很好 非常好 你的昵称:


  来自: 222.186.88.*   xie 认为这篇文章:很好。 (2009/11/8 15:33:47)
  来自: 60.209.152.*   wei 认为这篇文章:很好。 (2009/5/18 14:42:50)
  来自: 219.132.152.*   wsh 认为这篇文章:很好。 (2008/12/29 9:52:35)

 
站内搜索:
更多同类别文章:
  《清新精巧 特色浓郁》王文伟 2003/1/16 16:46:22  
  《青岛市广播电视局播音员主持人情况调查分析》王文伟 2003/1/16 16:43:45  
  《新闻节目与新闻含量》王文伟 2003/1/16 16:43:04  
  《新闻节目抽评随感点滴》王文伟 2003/1/16 16:42:19  
  《在97全省总编室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王文伟 2003/1/16 16:41:22  
     
 
Powered By TIPLAIN™ 钛朴™ © 1997-2005 WANG'S STUDIO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